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医大师裘沛然之诊籍(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医大师裘沛然之诊籍(七)

国医大师裘沛然之诊籍(七)关键词 裘沛然 咳喘 心悸 医案 1 姚某案 姚某,男,72岁。就诊日期:2001年11月。主诉:咳痰气促,胸闷心悸,下肢浮肿2年余,加重1月余。现病史: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0多年,经常咳嗽咯痰、吐泡沫样的白色黏痰,偶尔痰中带小血块,反复缠绵未愈,常在季节变化时诱发。有吸烟史40多年。患者近2年来咳嗽气促加重,痰多色白稠黏,上楼时气短更明显,面色虚浮,口唇灰暗,伴有胸闷心慌,严重时入睡难以平卧,最近2年下肢逐渐出现浮肿,按之有指印,服用利尿剂能消退,停药后则水肿又起,偶有肝区隐隐作胀,伴纳呆,小便量较少。舌淡胖、略黯、苔薄腻,脉沉带数。X线摄片:两肺有轻度积水。诊断为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证属阳虚水泛、痰瘀交结。治宜温阳利水、化痰消瘀。处方:熟附块、细辛、桃仁、杏仁各12g,干姜、猪苓、茯苓、净麻黄、生甘草各15g,生白术、葶苈子各18g,五味子9g,生黄芪35g,大枣7枚。14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诸症明显改善,遂以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至今病情稳定。 按:慢性支气管炎久经迁延,而成肺气肿,变生肺原性心脏病,出现气急喘促、心悸、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足跗肿胀等临床表现。此时病机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由实变虚,或以虚为主,虚实相夹,其中以阳虚水泛为主要特征。②病变由气分波及血分,常出现唇甲紫绀的瘀血症状。此由肺气虚而气不帅血,心阳虚不能温运血脉,寒邪凝滞,阻遏营血,血脉郁滞所致。③病位由肺累及脾、肾、肝、心、三焦等。脾肾不足,谷不化精,精反化水,水饮泛滥,凌心射肺;肾虚不能纳气,加剧喘促;心阳不振,神气衰靡,精神消索;心脉痹阻则心悸不宁,紫绀时现;三焦气化失司,则饮邪泛滥成肿胀、腹满。 肺心病的基本病机是肺、心、脾、肾阳气虚乏,伴见饮停、血瘀,部分患者可出现风动之证。也有一些患者因寒痰留滞,郁而化热,或风热引动痰饮,痰热相搏,伤及阴分。 本例患者之治疗方剂由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相合而成。真武汤主治“有水气,中外皆虚寒之病”(《医宗金鉴》),为“镇水”良方。方中生姜易干姜,意在配合附子振奋脾肾心阳,并促进气化水饮;且干姜与细辛、五味子相配寓有深意,《金匮要略4方。其组方核心就是干姜、细辛、五味子3味。陈修园也认为此3味是小青龙汤方的重要组成,《医学三字经“《金匮》治痰饮咳嗽不外小青龙汤加减,方中诸味皆可去取,唯细辛、干姜、五味不肯轻去……学者不可不深思其故也”。裘老认为此3味相伍,有蠲饮、敛肺、止咳之功。葶苈、大枣泻肺气壅闭,以消痰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散表寒,内温少阴虚寒;且此3味均属辛药,“辛走气”,有“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之功,有助于水液气化,其中麻黄合葶苈子平喘之功益彰。黄芪用量宜大,可在30~60g,以大补肺气,令“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本经疏证》亦载其能“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也”。桃仁既可活血行瘀,又合杏仁共化痰浊。全方共奏补气温阳、化饮利水、降逆平喘之功,对肺原性心脏病出现慢性心衰者有一定疗效。若气虚甚加人参;瘀阻明显加丹参、红花;寒痰留滞、郁而化热,加黄芩、生石膏、桑白皮;肾虚纳气不足加补骨脂、沉香;心阳不振加桂枝等。 2 李某案 李某,男,41岁。就诊日期:1991年3月9日。主诉:胸闷、心悸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因出差劳累而出现胸闷不畅,心悸不安,曾在外院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口服西药疗效不显,而求治于中医。诊时见患者面色苍白无华,胸闷短气,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纳食尚可,便调寐安。舌苔薄白,脉细而结代。证属痰瘀互阻、胸阳失宣、脉络不通。治宜温通心阳、化痰理气、活血通络。处方:川桂枝、薤白头、广郁金、生甘草各9g,苦参片12g,大丹参15g,白茯苓10g,全瓜蒌(打)、煅龙骨、左牡蛎(先煎)各30g,杜红花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7剂尽,患者觉胸闷心悸大有好转,遂效不更方,连续服用上药1月后,患者来院复诊,诉胸闷、心悸基本消失,偶尔清晨起床时有轻度胸闷出现,但瞬间可除。切脉察之,脉律亦齐。 按:室性早搏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老年人为多见,属功能性心脏病多见于情绪激动、紧张过度、疲劳或饮酒、吸烟、饮茶过多;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以及各种感染、药物等均可引起。临床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等。中医辨证以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为多见。 本例患者以心阳虚损为主,夹杂痰浊、瘀血,故裘老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瓜萎薤白白酒汤加减主之。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配龙骨、牡蛎不仅有固摄镇惊作用,还可以蠲除痰浊;瓜蒌性寒而豁痰理气,薤自性温而通阳,一寒一温,相得益彰,增强化痰通痹之功;配丹参、红花、郁金以增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