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外孕152例临床诊断研究
宫外孕152例临床诊断研究[摘要]目的提高宫外孕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对152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宫外孕与慢性输卵管炎、宫内节育器(IUD)、输卵管绝育手术的关系。结果慢性输卵管炎是宫外孕的主要病因,IUD和输卵管绝育手术分别居宫外孕发病因素的第2、3位,为避免误诊应对孕早期药物流产患者严密随访观察。结论通过分析宫外孕的发病因素,可减少误诊,提高宫外孕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宫外孕的发生。
[关键词]外孕; 输卵管妊娠; 放置宫内节育器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04-02
宫外孕(ectopic 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虽然诊断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大多数的宫外孕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本病大多数发病急、病情重,若延误诊断及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现将该院2004年1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52例宫外孕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和探讨发病的主要因素。
1临床资料
1.1发病率我院共收治宫外孕患者152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40%(152/10820),占同期住院孕产妇总数的2%(152/7600),年龄20~44岁,其中24~34岁62例,占81.58%。
1.2宫外孕的病因及症状见表1
表1宫外孕的病因及症状
1.3体征152例患者中腹部压痛128例,占84.2%;反跳痛120例,占78.9%;移动性浊音24例,占15.8%;腹肌紧张80例,占52.6%;宫颈举痛120例,占78.9%;后穹窿触痛110例,占72.4%;附件包块或增厚86例,占56.6%。
1.4辅助检查行阴道后穹隆穿刺112例,90例抽出不凝血,占80.4%;152例患者行尿HCG和(或)血β-HCG检查,阳性134例,占88.2%;B超检查130例,其中116例提示宫外孕可能,占89.2%;4例误诊为盆腔肿物,4例误诊为卵巢肿瘤。均未作腹腔镜检查。
2结果
2.1误诊情况14例误诊为早孕,4例误诊为先兆流产,4例误诊为盆腔肿物,4例误诊为卵巢肿瘤。
2.2治疗与转归152例患者中行剖腹探查术120例,对腹腔内出血多伴休克者采用综合抗休克措施,及时手术治疗并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行输卵管切除术108例,病灶清除术10例,右附件切除术2例,术中输血10例,手术切除组织均送病检证实。MTX药物保守治疗(肌注氨甲喋呤和/或口服米非司酮)36例,成功32例,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88.9%,保守治疗失败后行剖腹探查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
3讨论
3.1慢性输卵管炎与宫外孕的关系从本资料上看慢性输卵管炎为宫外孕的主要病因,该研究中慢性输卵管炎患者132例发生宫外孕,居发病因素之首位。原因为炎症使输卵管粘膜细胞表面的纤毛丧失运动功能,使输卵管粘膜发生粘连,管腔狭窄、通行不畅,或输卵管周围炎症粘连,引起输卵管扭曲等,均可使孕卵运行受阻,炎症发作次数多者,输卵管堵塞、粘连,扭曲率明显上升,粘膜炎严重者可引起管腔完全堵塞而致不孕,轻者尽管管腔未全堵塞,但粘膜皱褶发生粘连使管腔变窄,或纤毛缺损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正常运行,中途受阻而在该处着床。输卵管周围炎病变主要在输卵管的浆膜层或浆肌层,常造成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管壁肌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结核性输卵管炎病变重,治愈后多造成不孕,偶尔妊娠,约1/3为输卵管妊娠。其中有8例年龄小于20岁有不洁性交史,淋球菌检验阳性,据有关报道[1]早年性交(小于18岁)、多个性伴侣也是宫外孕的危险因素。
3.2宫内节育器(IUD)与宫外孕的关系早年的研究认为放置IUD可引起细菌性盆腔炎而导致宫外孕发生率增加。但目前有研究认为,IUD并不增加宫外孕的发生率,仅释放孕激素的IUD可能与宫外孕有关,因为孕激素可以抑制输卵管的蠕动频率及次数。由于我国IUD的广泛应用,宫外孕发生率增高,可能是由于使用IUD后的输卵管炎所致。但最近国内对13个省、市6236例使用IUD妇女进行前瞻性研究,及北京对10840例妇女进行流行病学定群调查研究[2],表明本身并不增加宫外孕的发生率。但若IUD避孕失败而受孕时,一旦出现IUD合并妊娠,应警惕宫外孕的可能性。本文资料显示IUD妇女为宫外孕发病因素的第2位。有学者电镜观察妇女IUD的输卵管粘膜,发现其纤毛细胞明显减少,分泌细胞增多,且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形成输卵管炎为其发病机理。因此防治IUD妇女的输卵管炎,是降低宫外孕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3.3输卵管绝育手术与宫外孕的关系输卵管绝育手术是目前国内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