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异时性乳腺癌患者15例临床资料研究
异时性乳腺癌患者15例临床资料研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比7%~10%[1]。随着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抗癌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寿命不断地增加,单侧乳腺癌的术后随访时间不断地延长,因此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现率也不断地攀升[2]。两侧乳腺先后发生独立的原发癌灶时间间隔6个月者称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BABC)[3]。2000年12月~2010年8月收治女性BABC患者15例,现将临床随访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首发乳癌年龄30~75岁,平均45.6±12.3岁;未绝经患者5例,已绝经10例。第二侧乳癌年龄36~76岁,平均58.6±15.7岁。15例BABC中间隔时间6.4~12.7个月,平均8.9±2.6个月,患者再次就诊原因均为一侧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现第二侧单发的乳腺肿物。
病理分期和治疗情况:第二侧乳腺癌再次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病理证实8例NO(无腋窝淋巴结转移),4例N1,3例N2。单纯性4例,浸润性6例,炎性癌3例,隋样性2例。术后病理分期7例Ⅰ期,6例Ⅱ期,2例Ⅲ期。
15例第1次癌,均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据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2)表达情况、年龄等因素,给予CEF、TEC等方案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达到出院标准回家后继续跟踪追访。第二侧癌行根治术4例,行改良术例,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4例,均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同样按照前次癌的治疗方案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结 果
4例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术后8个月~2年间在患病侧乳房上发现肿块,担心是乳癌复发进行了乳房切除术,5例死于肺转移及多发转移,均是对侧癌Ⅲ期和Ⅱ期患者,3例死于心脏病和脑栓塞,余下7例患者健在,状况良好。
讨 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特殊类型之一,异时性双侧乳腺癌(BABC)好发于绝经期及未接受规范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众多文献资料显示,通常以第2癌为起点计算生存率才能真正反映BABC患者的预后,并且预后与两侧乳腺癌发生的时间间隔无关。一侧乳癌术后,对侧可能存在亚临床肿瘤细胞,一侧乳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癌的机率每年增加1%,存活时间越长,对侧发生癌的机会就越多[4],因此,患单侧癌后,对对侧乳腺的处理非常重要。认为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在临床体检未发现对侧乳腺有可疑病变的情况下,应对对侧乳腺进行定期检查,时间3~6个月1次,主要检查手段为临床查体、钼靶片、超声,必要时行MRI检查,不提倡对侧乳腺预防性切除。乳腺钼钯检查是目前很重要的方式,但是年轻女性效果不是太理想。
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普通乳腺癌相同,手术方式应根据患侧的TNM分期决定施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5]。Carmichael认为[6],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于单侧乳腺癌,所以,要重视双侧乳腺癌的高危因素[7,8]:①年轻时有放射性接触史;②首发癌年龄较早;③有遗传学上的改变;④有家族史;⑤小叶原位癌及浸润癌;⑥多中心性癌;⑦首发癌病理类型特殊,如黏液腺癌、髓样癌或混合性癌等。单侧乳腺癌术后要终身复查,前5年内要特别注意是否发生第2侧乳腺癌。临床发现,分期早、间隔时间长[9]、首发癌年龄大预后好[10]。
根据本组资料认为,对于单侧乳腺癌首先在思想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侧乳腺同时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常规双侧乳腺钼靶摄片和彩色超声检查,甚至MRI检查、肿物病理活检等。应注意与转移性乳腺癌相鉴别,对于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不要误认为第1侧癌远处转移而放弃手术治疗。对单侧癌术后要及时给予充分规范的辅助放疗、化疗、生物学治疗。术后要加强随访,宣传有关科普知识,教会并提高患者自我乳腺检查,使第二侧乳腺癌能被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7.
2 Hartman M,Czene K,Reilly M,et al.Inciden ce and prognosis of synchronous and metachronous bilat eral breast cancer[J].J Clin Oncol,2007,25(27):4210-4216.
3 阚秀.乳腺癌临床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合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
4 Robbins GF,Berg JW.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 [J].Cancer,1964,17(9):1501.
5 韩晨光,毛中鹏,许东哲,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招聘专业化管理大学生村文书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pptx VIP
-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展板版式设计.ppt VIP
- 2025年全国司法考试客观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职能科室对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功能科、内镜室).pdf VIP
-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pptx VIP
- 血透患者心理健康宣教ppt.pptx
- 【新教材】英语必修第二册(新人教版)教材习题参考答案.pdf VIP
- 手机数据恢复精灵误删信息轻松恢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