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溪试茶录 宋 宋子安
提要
《东溪试茶录》一卷,原本题宋宋子安撰,载左圭《百川学海》中,而晁公武《郡斋
读书志》又作朱子安。未详孰是。然《百川学海》为旧刻,且《宋史·艺文志》亦作宋子
安,则《读书志》为传写之讹也。其书盖补丁谓、蔡襄两家《茶录》之所遗。曰东溪者,
亦建安地名也。凡分八目,曰总叙焙名,曰北苑,曰壑源,曰佛岭,曰沙溪,曰茶名,曰
采茶,曰茶病。大要以品茶宜辨所产之地,或相去咫尺而优劣顿殊,故录中於诸焙道里远
近,最为详尽。《宋史·艺文志》有吕惠卿《建安茶用记》二卷。章炳文《壑源茶录》一
卷,刘异《北苑拾遗》一卷,今俱失传。所可考见建茶崖略者,惟此与熊蕃、赵汝砺二录
尔。
东溪试茶录
堤首七闽,山川特异,峻极回环,势绝如瓯。其阳多银铜,其阴孕铅铁;厥土赤坟,
厥植惟茶。会建而上,群峰益秀,迎抱相向,草木丛条。水多黄金,茶生其间,气味殊
美;岂非山川重复,土地秀粹之气钟于是,而物得以宜欤?北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
而近,东至东宫,百里而遥。(姬名有三十六,东宫其一也。)过洄溪、踰东宫,则仅能
成饼耳。独北苑连属诸山者最胜,北苑前枕溪流,比涉数里,茶皆气何弇然色浊,味尤薄
恶,况其远者乎?亦犹橘过淮为枳也。近蔡公作「茶录」亦云,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
造,色味皆重矣。今北苑焙风气亦殊,先春朝隮常雨,霁则雾露昏蒸,昼午犹寒,故茶宜
之。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自北苑凤山南直苦竹园头,东南属张坑头,皆高远先
阳处,岁发常早,芽极肥乳,非民间所比;次出壑源岭,高土决地,茶味甲于诸焙。丁谓
亦云;「凤山高不百丈,无危室绝崦,而岗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也。
又以建安茶品甲于天下,疑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尽此茶矣。又论石乳出壑岭,
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丁谓之记,录建溪茶事详备矣。至于品载,止云北苑壑
源岭,及总记官私诸焙千三百三十六耳。近蔡公亦云,唯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
佳,故四方以建茶为目,皆日北苑。建人以近山所得,故谓之壑源。好者亦取壑源口南诸
叶,皆云弥珍绝,传致之间,识者以色味品第,反以壑源为疑,今书所异者,从二公纪土
地胜绝之目,具疏园陇百名之异,香味精麤之别,庶知茶于草木为灵最矣。去亩步之间,
别移其性,又以佛岭叶源沙溪附见以质二焙之美,故曰「东溪试茶录」。自东宫、西溪、
南焙、北苑皆不足品第,今略而不论。
总叙焙名(北苑诸焙,或还民间,或隶北苑,前书未尽、今始终其事。)
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间所苦。我宋建隆已来,
环北苑近焙,岁取上供,外焙俱还民问而裁税之。至道年中,始分游坑、临江、分汾常、
西蒙洲、西小丰、大熟、六焙隶南剑,又免五县茶民,专以建安一县民力裁足之,而除其
口率。泉庆历中,取苏口、曾坑、石坑、重院还属北苑焉。又「丁氏旧录」云,官私之焙
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独记官焙三十二,东山之焙十有四;北苑龙焙一,乳橘内焙二,乳橘
外焙三,重院四,壁岭五,壑源六,范源七,苏口八,东宫九,石坑十,建溪十一,香口
十二,火梨十三,开山十四。南溪之焙十有二:下瞿一,蒙洲东二,汾东三,南溪四,斯
源五,小香六,际会七,谢坑八,沙龙九,南乡十,中瞿十一,黄熟十二。西溪之焙四;
慈善西一,慈善东二,慈惠三,船坑四。北山之焙二;慈善东一,丰乐二。
北苑(曾坑石坑附)
建溪之焙三十有二,北苑首其一,而园别为二十五,苦竹园头甲之,鼯鼠窠次之,张
坑头又次之。苦竹园头连属窠坑,在大山之北,园植北山之阳,大山多修木丛林,郁荫相
及。自焙口达源头五里,地远而益高,以园多苦竹,故名曰苦竹;以高达居众山之首,故
曰园头。直西定山之限,土石迥向如窠然,南挟泉流积阴之处,而多飞鼠,故曰鼯鼠窠。
其下曰小苦竹园,又西至千大园,绝山尾,竹蓊翳,昔多飞雉,故曰鸡薮窠。又南出壤园
麦园,言其土壤沃宜[麦牟]麦也。自青山曲折而北,岭势属如贯鱼。凡十有二,又限曲如
窠巢者九,其地利为九窠十二垄,隈深绝数里曰庙坑,坑有山神祠焉。又焙南直东,岭极
高峻,日教练垄。东入张坑,南距苦竹带北,冈势横直,故曰坑。坑又北出凤凰山,其势
中跨,如凤之首;两山相向,如凤之翼,因取象焉。凤凰山东南至于袁云垄,又南至于张
坑,又南最高处曰张坑头。言昔有袁氏张氏居于此,因名其地焉。出袁云之北,平下,故
曰平园,绝岭之表,曰西际。其东为东际,焙东之山,萦纺如带,故曰带园。其中日中历
坑,东又曰马鞍山,又东黄淡窠,谓山多黄淡也。绝东为林园,又南曰柢园,又有苏口
焙,与北苑不相关。昔有苏氏居之,其园别为四,其最高处曰曾坑,际上又曰尼园,又北
曰官坑,上园下坑,园庆历中始人北苑,岁真有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