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类证治裁 清 林佩琴
序
医之为道,必其人有中和仁智之德,而又洞乎阴阳之理,性命之源,寒暑异宜,南北
异禀之故。沉潜焉以察其微,反复焉以穷其变,而后能消疵疠,益虚孱,以平造物之憾,
此治病之道,昔人所以谓通于治国与。
丹阳林君云和与余同举戊辰乡试,订交于京师,既而别去,不相问者三十余载。丁未
冬君之子芝本,携君所辑方书曰《类证治裁》者,乞序于余,始知君之亡,亦且八载矣。
君直外方内,治学有根柢,己巳礼闱报罢,退而学医,活人甚多,术既益精。而病世之业
医者,空疏不学,或又拘于成法,以蹈偏驳失中之弊,于是汇辑古方,别裁至当,蕲与人
人共明之。呜乎!其用心若此,可不谓中和仁智之君子乎?余固瞢于医,于养身济世之
术,未之有得,春官十上,幸获通籍,而衰态遽侵,今兹待罪吴趋,当时同榜中如顾耕石
诸君,均先朝露,无可与语。回首今昔,益信穷达一致,劳劳于仕宦,而以隳其所业,曾
不若君之穷居着述,犹得就一艺以自名,此则序君书,而不能无慨于中也。至于是书之
蕴,足以抉阴阳而托性命,后之读者,当自得之,且已详于君所为序,故不赘述云。
道光岁次丁未十月知江苏苏州府事年愚弟桂超万拜撰
序
先祖大银台谓 公,于乾隆间奉命总阅《四库全书》,获见神农以来医家言着录于文
渊阁者,九十六部一千八百十有三卷,附存其目者,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一卷。尝语颖曰:
旧史医家多置之简末,今《四库全书》子部分十四家,儒家第一,兵家第二,法家第三,
农家第四,医家第五。医虽一技,民命攸关,其特升诸他艺术上有以也。谓 公博涉于阴
阳术数,六壬声律之书,手录甚伙,独医类无手定本,家传唯先大夫澹松公批订叶氏《临
证指南》。手泽犹新,顾颖卒未能读也。林羲桐先生嘉庆戊辰举乡魁,墨艺脍炙人口,尤
精岐黄家言,贯串于《灵枢》、《素问》、《难经》诸书,以意为变化而不泥于古,著作
之暇,以济时为心,士大夫皆礼敬之。余久耳其名,丙戌余服阕,入都谒部,先生公车北
上,相晤于都门,获闻绪论,盛德君子,一望皆知。辛亥春,嗣君筠石茂才,将刊先生所
着《类证治裁》书,而以序嘱余。书凡八卷,外科附焉,别类分门,前列论,方次之,殆
与《沈氏尊生》书体例略相近,然详略轻重之际,妙于剪裁,开卷了然,言弥简而法弥
备,使夫颖悟之士既得所范围,中材而下亦得循途以赴,学人固当分别以观矣。昔人论
《难经本义》,谓滑寿以文士而精于医,故所着较诸家所得为多。予于先生亦云:筠石嗣
其先业,揆度其恒,无不立效,叩其所学,盖得于是书成法者多,顾不肯私为家传,而公
诸同好,其能体先生济时之心者矣。先生所着有《来燕草堂四书文》五百余篇,《来燕草
堂古文》二卷,《骈体文》二卷,《高卧楼古今体诗》二卷,《百鸟诗》一卷,《诗余
》一卷,皆余所服膺者。筠石倘能次第开雕以昭先泽,是又余之浓望也夫。
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孟夏之月赐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四川会理州知州同里愚弟吉钟颖
顿首拜撰时年八十有五
序
先伯父羲桐先生,以制举之学,着声艺林,垂六十年,学人览其遗文,望洋而叹。意
谓先生毕生之精力,殆竭于此,而弗暇以他及。而不知自其少壮喜读方书,五色奇咳,术
随年进。洎乎手订《治裁》书,壹志殚心,与老病相终始,固自有不朽之业,而如是乎身
心以之者在也。今夫方伎之事, 久失传,则益肆为鄙诞,以相煽惑,独医学以切于民生
日用,理近而事常,得以相缘于勿替。自仲景着方,后贤缵而衍之,汤液之功,遂加于针
石,未可谓所传之不永矣。然而玉版真言,灵兰秘典,儒者弗问,医亦舍旃,证若茧丝,
法同射覆,所施失当,视他方伎,为祸尤烈,则岂非不学之咎哉。然且果于自信,率其谬
误,出应人急,吁可悲矣!先生熟精《灵》、《素》之言,因遂博观仲景以下诸名家书,
既已穷极源流,然犹深自韬晦,游迹所至,有主宾数年无识其能医者。里居日久,数察奇
恒,声誉所归,丐请至莫可却,则慨然以生人自任,羸童贫叟,匍匐偕臻,靡不乐效其
术。乃至富家大族,介其所亲,延缘造请,辄十不一二应。曰:彼岂借仆生之者。其不屑
于应酬如此。是书稿凡数易,尝语植本曰;着书贵适于用,吾年老,且用吾术生人固不
尽,吾书成,庶救时之心与无终极耳。又曰:近世名家着述,其号为集大成者,卷帙繁
富,学人恒惮于诵习,又或主辨析名理治法,弗取其备,中材之士,亦无由就一人一证而
悟其全。吾书务言简意赅,使人开卷了然而已。呜乎!此殆即先生晚年刊落浮华,粹然有
用之言乎。植本愚懵无识,于先生着述精意,不能有所阐发,第就先生勤于学术,而慎于
用术之实,以及当时辟 之言涉是书者着于篇,俾读者有所据以考焉。先生生时,子芝本
方习科举,先生未尝授以医。及卒,而求医者谓当有异闻,仍踵相接,不得已,循是书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