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脉因证治 清 朱丹溪
缪序
余自归里后,杜门不与世事接。先太宜人病痰饮,延叶眉寿治,历四年弗痊,而眉寿
谓为痼疾难效。因遍览方书,颇会其旨,拣方以治,不一年而瘳。后遂旁收博采,穷幽极
渺,而于长沙、河间、东垣、子和、丹溪诸书尤三致意焉。窃尝谓医之有长沙,时中之圣
也;而四家并峙,犹清任和之各成其圣,偏焉而至者也。学不从此参究,犹航断港绝潢以
望至于海也,其能之乎?但四家自河间、东垣而外,子和文多缺略,未为全书;丹溪著
作,类出门人记载。惟闻《脉因证治》一书简而赅,约而尽。学人循是而窥长沙,如得其
船与楫,沿而不止,固自不可量也。而流传绝少,历三十年未获一嗒,心常怏怏。岁乙
未,客有持来示余,欲广诸同好,亟请付梓。不禁欣感交集,以为一线灵光,忽然涌现,
真为桑榆之幸。因不辞而为之序,以弁其首。
乾隆乙未仲夏吴趋缪遵义书于芝田山房
卷一
一、卒尸
【脉】 寸口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厥气入脏则死,入腑则
愈。唇青身冷为入脏,死;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则愈。紧而急者为遁尸;少阴不至,肾气
衰 【证治】 在外者可治,入里者死。血气并走于上,则为厥,暴死。素有痼疾,新加
卒病,先治卒病。尸厥者,昏不知人,脉动如故,开上焦心肺之阳,自愈。
尸厥,脉动无气,气闭静而死也。以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放舌下。又
方:剃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入喉立起。
救卒死身热者验方 矾石半斤,以水一斗五升煮消,浸脚令没踝。盖取矾性收涩,
而敛其厥逆之气。
还魂汤 治卒死、客忤气。
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八十个,去皮尖) 炙甘草(一两)
上三味,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入姜汁少许,令咽之。盖取辛甘通阳气,发越邪
气故也。
救卒死目闭方 捣薤汁灌耳中妙;或吹皂荚末于鼻中,立效。薤汁辟邪安魂,荚末
取嚏开窍。
救卒死张口反折方 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饮以五毒诸膏散。
外有中恶、中气、中食等状,与卒尸相类,须详谛脉证而投之,慎勿泛视,误人仓
卒。
变通在神,法难毕述。
卷一
二、痹
【脉】 寸口喘而坚,痹在心;喘而浮,痹在肺;长而左右弹,痹在肝;大而虚,
痹在脾;坚而大,痹在肾。
【因】 风,风为行痹。风性善行。寒,寒为痛痹。寒主收引。湿,湿为着痹。
湿本重滞。三气致痹之原,或外兼他患有之。若舍此而能痹,未有也。
【证】 其合而为痹也。以冬遇者,骨痹;春遇者,筋痹;夏遇者,脉痹;长夏遇
者,肌痹;秋遇者,皮痹。久而不去,内舍五脏之合。待舍其合,难治矣。
《痹论》中议痹,乃三气皆可客于五脏,其风、寒、湿乘虚而客之故也。筋痹不去,
内舍于肝;皮痹不去,内舍于肺;肌痹不去,内舍于脾;脉痹不去,内舍于心;骨痹不
去,内舍于肾。其客于心,则烦心,上气嗌干,恐噫,厥胀是也。其客于肺,使人烦满而
喘吐。其客于肝,多饮数溲,小腹痛如怀妊,夜卧则惊。其客于脾,四肢解堕,发渴呕
沫,上为大塞。其客于肾,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其客于肠,数饮而小便不得,中
气喘争,时发飧泄。夫大肠乃传道之官,为冲和之气,三气乘虚客之,而和气闭矣。水道
不通,使糟粕不化,故喘争飧泄也。其客于胞,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小便
涩,上为清涕。夫三气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随经出鼻窍。其客
于血脉,随脉流通上下,升降一身,谓之周痹。
华佗论痹 乃邪气合四时不正之气,感于脏腑所为。有气、血、筋、肉、骨之分。
其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正气衰,邪气胜。留于上,则胸
腹痛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贯于舌,则不言;遗于腹,则不溺。壅则
痛,流则麻。右寸脉沉而迟涩者是也。其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甚,或寒折于经络,
或湿犯于营卫,因而血搏,渐成枯削失血之证。左寸脉结而不流利是也。其肉痹者,饮食
不节,肥美之为。肉不荣,肤不泽,则纹理疏,三气入之,则四肢缓而不收持。右关脉举
按皆无力而涩也。其筋痹者,由叫怒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寒热客之,
流入筋会,使筋急而不舒。左关脉弦急而数,浮沉有力是也。其骨痹者,乃嗜欲伤于肾
气,内消而不能闭禁,邪气妄入。脉迟则寒,数则热,浮则风,濡则湿,滑则虚。治法各
随其宜。
麻木余辨 是风湿热下陷入血分阴中,阳气不行。其证合目则浑身麻。亦有痰在血
分痒者,血不营肌腠。
【治】附子汤 治风、寒、湿痹。
附子(炮去皮脐) 桂枝 白芍 甘草 茯苓 人参(各三钱) 白术(一两)
行痹,加麻黄桂汤;痛痹,加附子、姜茯汤;胞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06至卷110-经络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11至卷121-运气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22至卷129-头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0至卷133-面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4至卷137-耳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8至卷150-目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1至卷152-鼻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3至卷154-唇口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5至卷157-齿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8至卷160-舌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