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综合测试 1.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起及到日月夙暮。”此材料传达的准确信息是( ) A.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 B.秦朝通过法律保障邮驿通信制度 C.秦朝时交通空前发达 D.秦朝皇权至高无上 3.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 ) 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B.从世卿世禄到举荐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 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D.官僚特权现象严重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这段材料体现出王夫之( ) A.主张分权制衡 B.主张用相权来限制君权 C.认为元代相权严重反弹 D.主张用地方分权来制约中央集权 6.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7.包拯是古代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以铁面无私、清廉公正而家喻户晓,其故事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源远流传。下列有关其所任官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任职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京东转运使 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枢密直学士、三司使 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 三司使、枢密副使 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 礼部尚书(五月卒赠) A.转运使负责监督地方军事权 B.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之权 C.枢密直学士明朝发展为内阁 D.礼部尚书分割宰相行政之权 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的五年中,各级人民法院拭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主要说明了我国( ) A.平反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B.人民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增强 C.政府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D.新时期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9.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使政权趋向严密 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易导致权力纷争 10.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曰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选贤任能 11.《唐会要》记载,李素立归家守孝,按规定应免除官职,但唐高祖李渊特敕有司“夺情”(即免于守制),授予七品清要官。主管部门拟授雍州司录参军,李渊认为“此官要而不清”。又拟授秘书郎,李渊说,“此官清而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