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大耳廓游离复合组织瓣加局部皮瓣移植修复鼻部多部位缺损畸形
超大耳廓游离复合组织瓣加局部皮瓣移植修复鼻部多部位缺损畸形鼻外伤后鼻部多部位畸形同期修复难度较大,我们采用了局部皮瓣加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的方法。此法是在形成局部皮瓣的同时形成血运良好受床,使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的范围大大提高,制备的局部皮瓣能够重建鼻部解剖结构。自2005~2009年,我们共收治鼻外伤后鼻部多部位畸形5例,此法修复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4]。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均为男性,年龄24~46岁。均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鼻部多部位畸形。其中车祸3例,刀砍伤1例,狗咬伤1例。畸形情况包括鼻翼缺损、鼻孔挛缩、鼻尖缺损、鼻背瘢痕,鼻小柱瘢痕或缺损等。修复手术选择外伤6个月后进行。
1.2手术方法:采用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液中不加肾上腺素。切除鼻背鼻尖部影响外观的挛缩或增生性瘢痕。在不形成明显提扭转纠结的情况下设计局部皮瓣。鼻部血运丰富,故皮瓣的长宽比最大可达到3:1。皮瓣掀起转移的同时,在缺损鼻翼的外侧面形成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的受床。切除挛缩鼻孔的瘢痕组织,将鼻翼复位。参照健侧鼻翼测量出衬里和表面皮肤组织缺损的实际面积。在一侧耳廓上端外耳轮处,切取所需的全层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于鼻翼缺损区。外面皮肤以5-0丝线间断缝合,留置打包线,打包包扎。衬里皮肤以5-0丝线间断缝合,鼻孔内填塞凡士林纱卷。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促进血液循环药物5天,2周拆除敷料及缝合线。术后患侧鼻孔放置支架6个月。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转移皮瓣血运良好,无表皮剥脱。耳廓复合组织瓣成活良好,1例有表皮剥脱。随访6~12个月,耳廓复合组织瓣无明显收缩,两侧鼻孔对称,外形满意,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典型病例:某男,24岁,车祸外伤致鼻部多发畸形1年于2008年12月入院。入院情况,鼻尖鼻背部萎缩性瘢痕,范围1.8cm×2.5cm,鼻小柱瘢痕,右侧鼻孔挛缩畸形。入院后在局麻下行鼻尖鼻背鼻小柱瘢痕切除加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同期行鼻孔瘢痕松解加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术。局部皮瓣蒂长为3cm,宽2cm。鼻孔松解复位后鼻翼缺损范围外侧为一个底为2cm,高为2.5cm的三角形,衬里底为0.5cm,高为1.5cm的三角形。依此范围自左耳取耳廓全层复合组织瓣移植于受区。耳廓创面拉拢缝合,术后2周拆线。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如图1~4)。
3讨论
在鼻外伤的病例中,往往是会合并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畸形。笔者在治疗中采用了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重建其正常的局部解剖结构,同时为耳廓复合组织瓣的游离移植制备了血运良好的受床,使游离移植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成为可能。以往的报道中耳廓复合组织瓣作为修复鼻翼缺损时进行游离移植,其面积一般不超过1.5cm×1.0cm,其血供主要依靠创缘的细小血管长入来重新建立。如超过这一范围会影响血供,导致组织部分或全部坏死。笔者治疗的病例中,复合组织瓣最大外部为2.5cm×2cm,内部为1.5cm×0.5cm,成活情况良好。我们的体会:①通过局部皮瓣修复,皮质色素与鼻部完全一致;②因局部皮瓣转移后,血供不仅仅来自创缘,还来自血运良好的受床,为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的成活创造了条件。另外,缝合时外面留置打包线,打包包扎,鼻孔内填塞凡士林油纱卷,使复合组织瓣与受床紧密贴合,使新生血管更易长入;③术后患侧鼻孔仍需放置鼻孔支架6个月,防止鼻孔挛缩。此方法能够一期完成鼻畸形的修复重建,为患者减轻了痛苦,缩短了疗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尊理,沈 华,黄燮青,等.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分区修复[J].中国美容医学,2002,11(6):585-587.
[2]马勇光,李健宁,秦荣生.根据鼻部美容分区选择修复鼻翼缺损方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4):212-214.
[3]范新宇.鼻翼组织缺损自体材料修复方法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2):458-460.
[4]郭志权.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1):48-49.
[收稿日期]2010-03-01[修回日期]2010-04-27
编辑/何志斌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