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究
针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究资料与方法?
入选60例,来自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院时空腹血糖8~14mmol/L,糖尿病病程3~10年,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间在6个月~3年。II型糖尿病患者56例,I型糖尿病患者4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在55~75岁,平均65岁。?
按病情轻、中、重分层抽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病情轻者占12例;中度者占12例;重度者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和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基础治疗:常规饮食控制加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6L~8mmol/L,餐后血糖在?11.1mmoI/L以下并稳定1周。然后进行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
对照组:经基础治疗后,再配合尼莫通30mg,每日2次,加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治疗3周。?
治疗组:经基础治疗后,再配合针刺治疗。上肢取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池,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肺热型配大椎、曲池;胃热型配曲池、内庭;肝肾阴虚型配太溪、肝俞、肾俞;气血亏虚型配气海、血海、关元;气滞血瘀型配血海、膈俞;脾虚温滞型配丰隆、中脘、内关、阳陵泉;温热浸淫型配大椎、内庭、阳陵泉;阴阳两虚型配命门、关元、百会、太溪。毫针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各组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观察其临床症状并记
分,同时作肌电图检查。?
评分及疗效标准如下。?
病情判定评分标准:①轻度(10分):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无疼痛,无感觉异常,不影响工作和睡眠。肌电图检查示同一患者2条或2条以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m/秒。②中度(20分):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有感觉异常如手套感、袜套感、踏棉感或蚁行感,无疼痛,影响一般性工作。肌电图检查示同一患者2条或2条以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5m/秒。③重度(30分)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有感觉异常(手套感、袜套感踏棉感或蚁行感),同时伴有肢体疼痛如针刺样、烧灼样或撕裂痛,影响睡眠和工作。肌电图检查示同一患者2条或2条以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m/秒以上。?
记分方法:①只有肢体麻木,但无感觉减退,不影响工作的,记5分;在肢体麻木的同时伴有浅感觉减退,影响工作的,记10分。②有感觉异常,伴有浅感觉减退,但程度较轻的,记5分;有感觉异常,有浅感觉减退但程度较重,影响工作的,记10分。③有肢体间断性疼痛,但程度轻,能忍受,不影响工作的,记5分;肢体持续性疼痛如针刺样、烧灼样或撕裂痛,程度较重,影响工作和睡眠的,记10分。?
疗效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分级下降2/3以上,肌电图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秒以上。②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分级下降1/3~2/3,肌电图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3~5m/秒以上。③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分级下降不足l/3,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或提高不足3m/秒。?
结果?
可以看出,治疗组经针刺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875,P0.001)。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治疗。?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以看出,治疗组经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其
临床症状自身前后记分差值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01),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疗法。?
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还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明显提高其神经传导功能,这是针刺激发神经反射作用的表现。?
经络研究发现,针刺对人体的各种作用都必须在神经的参与下完成,同时有人认为经络的传导基础是神经反射机制。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分析,针刺所取的穴位处均有神经分布,尺泽穴处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内关穴处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和正中神经以及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外关穴处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阳池穴处有尺神经手背支和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合谷穴处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足三里穴处有腓肠肌外侧皮神经、隐神经的皮支和腓深神经,阳陵泉穴处有腓总神经,三阴交穴处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后方有胫神经,太溪穴处有跖背神经。神经肌电图是评价神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