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中医药古籍综合保护几点思索
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中医药古籍综合保护几点思索摘要 中医药古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全国各高等中医院校都收藏有不同数量的古籍?,当今如何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简述了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现状,探讨了中医药古籍文献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古籍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中医古籍 古籍保护 数字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献研究
我国古籍文献以纸质文献延续最久、流传最广、存数最多,但纸质文献易于老化,尤其是古籍文献,历时久远,不少已成为世间珍宝,一旦损坏,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国中医古籍品种多达13455种,约占国内全部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且不乏珍稀版本。我国政府对中医古籍保护和抢救发掘工作一向高度重视。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强调了对中医药古籍的普查、抢救、整理、研究、出版和利用工作。目前,中医药古籍破损严重,43%~56%的中医药古籍有濒临绝迹的危险。因此,如何对现存的古籍进行综合保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开发与利用,是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在今后一段时期的重中之重工作。
中医药古籍的收藏是全国中医院校图书馆的主要特色之一。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馆藏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馆藏丰富。目前收藏中医古籍1614种,约1万多册线装古籍,其中善本115种,孤本12种;二是特色鲜明。以中医中药为主,涵盖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兼有妇儿、骨伤,侧重收藏医家以江浙名家为主,浙江籍作者的古籍达311种,其中最早版本为明宣六年(1431)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
作为中医药古籍馆藏的主力军,高等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中医药古籍加以整理及抢救性保护,使它能传承于后世,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系统开展了善本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改善古籍藏书环境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专设古籍阅览室,制作了古籍函套及双面本书橱,使其存放条件大大改善。古籍书库内配备了中央空调,专用防紫外线窗帘,气体灭火系统,去湿机,恒温装置,
烟雾报警器,使古籍书库基本保持恒温,除湿、防尘、防火的要求。
2 开展古籍系统整理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团队建设,一是通过中医病症古代文献整理研究,系统收集1949年以前中医文献中噎嗝反胃、黄疸、呕吐、痢疾、呃逆5种病症的相关内容,原则上从如下几个方面,按文献成书的时代先后排列进行分类整理:①释名;②病因病机;③症状;④诊法;⑤治则治法;⑥)方剂;⑦药物;⑧特殊疗法;⑨医案医话;⑩收录文献名录及版本。二是加强古籍目录加工,在原有古籍书目基础上,对馆内在藏的古籍目录进行系统加工处理,完善了古籍基本著录:书名、著者、版本、朝代、分类号等。
3 加强古籍专业人员培训
中医药图书馆古籍整理是一项学术性强、知识面广的专业工作。如在古籍图书的题签、牌记、藏书印等处,不时有一些古文字的出现。在古籍的各种刻本、抄校稿本上,经常会遇到隶书、草书等字体,各类汉字体式往往是鉴定版本的重要依据。还经常会遇到异体字、繁简字等,即便是不断建立的中医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图像数据库中,也会遇到很多同样的问题,对于青年工作者,如果缺乏相关知识,将很难胜任古籍整理工作。因此,在目前专业古籍保护人才稀缺的情况下,加大对专职人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政府大力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形势下,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也多次派人员参加由国家古籍管理权威机构举办的“古籍保护与修复”等有关培训,如2008年10月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医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2009年3月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即浙江图书馆)在杭州联合举办的“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2009年7月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贵阳中医学院、贵州省古籍保护中心在贵阳市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医古籍编目培训班”。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古籍整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药古籍综合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4 中医古籍的数字化建设
古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其价值,并有效利用。因此,古籍保护宗旨应当是”重藏但不轻用”。?而许多图书馆为了达到古籍保护的目的,严格限制古籍的使用,善本书库常年紧锁,佳刻罕传秘不示人,但这显然违背了这一宗旨,因此将古籍产品数字化,利用数字产品易于保存的特点,以达到永远保存古籍的目的是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