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芪针穴位注射治疗慢乙肝临床探究及中医外治理论探析
黄芪针穴位注射治疗慢乙肝临床探究及中医外治理论探析摘 要:目的:临床观察慢乙肝口服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并以此来探讨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理论基础即“经气学说”,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提供新的疗法和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08年9月-2010年6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18~5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黄芪针穴位(足三里)注射,分别于治疗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乙肝三系定量(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穴位(足三里)注射与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1年,血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ELISA法),HBV DNA基因拷贝1×103/μL(PCR荧光法),血清谷丙转氨酶(ALT)80~200u/L。临床症状:乏力、纳差、腹胀等。
(2)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证:胁肋胀满疼痛,胸闷善太息,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纳食减少,脘腹痞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不实或溏泻。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弦。
主症:①胁肋胀痛。②腹胀便溏。
次症:①抑郁烦闷。②身倦乏力。③舌淡有齿痕。
辨证要求:具备主症①②者,即属本证;具备主症①及次症4项中任何2项者,即属本证;具备主症①及次症②③2项者,即属本证;具备主症②及次症①者,即属本证。
剔除病例:使用其他免疫调节剂者;未按规定完成疗程者;未能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者。对观察前3个月使用过其它抗病毒药者予以排除,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肝病者、合并肝硬化或疑有肝细胞癌者、血肌酐正常值、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研究对象与分组
符合上述诊断与入选标准,同时符合抗病毒指征的患者共70例。入组者为2008年9月-2010年6月期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18~58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35例(黄芪针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拉米夫定口服抗病毒治疗及其他护肝对症治疗):其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35.6±13.2)岁。
对照组35例 (拉米夫定抗病毒及其他护肝对症支持治疗)其中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6.9±11.3)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黄芪注射液穴位(足三里)注射2mL,每周2次,疗程6个月。此外,以上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片产(葛兰素史克公司生)100 mg,1次/日口服和一般护肝对症治疗(甘利欣针、丹参针、泰特针、护肝宁片等)。治疗两个疗程。
1.4 重点观察指标
乙肝三系定量(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于治疗6个月,12个月进行检测乙肝三系定量。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作t检验,χ2检验。
2 研究结果
HBe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1年,血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HBV DNA基因拷贝1×103/μl,血清谷丙转氨酶80-200U/L;临床症状:乏力、纳差、腹胀等;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同时符合抗病毒指征)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拉米夫定联合黄芪注射液穴位(足三里)注射[10]组较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食欲,并能显著提高患者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华建平.重视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J].肝博士,2009,3:25.
[2] 施维群.肝硬化治疗的中医特色优势及展望[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18-619.
[3] 杨育林,施维群.慢性乙型肝中医外治法探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0,3(19):54-56.
[4] 杨育林.从经气角度阐释中医外治法本质[J].光明中医杂志,2010,25(11):2095-2096.
[5] 杨育林.施维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3):247-248.
[6] 江军,缪晓辉.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应用前景\[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4-6.
[7] 楼孝惠. 中药配合拉米夫定治疗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四协助老年人进行氧气吸入.pptx VIP
- 健康教育-健康生活课件.ppt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三协助老年人进行口腔吸痰.pptx VIP
- 职业道德与法律合规培训课件.pptx VIP
- 铝电解质炭渣资源化洁净焙烧原理及应用研究.docx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二协助老年人进行雾化吸入.pptx VIP
- 法律合规培训.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冀美版2012六年级上册-冀美版(2012)说课稿合集.docx
- 空分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合规指引 .pdf VIP
- 心理疏导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46.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