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docVIP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阳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果胶铋胶囊,疗程为4周,对照组疗程第1周同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表现、病理观察、Hp的根除的结果。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能明显改善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及组织病理学炎症的损害,并能根除Hp。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旋杆菌 中图分类号:R259 7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52-02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为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达95%。Hp感染可终生带菌,自然消退率很低,如不及时治疗,其作为“启动因子”可引起慢性胃炎-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一系列变化。在慢性胃炎早期积极治疗和根除Hp,控制炎症,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是致关重要的。本研究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改变及根除Hp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脾胃湿热证型和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标准执行。Hp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10月西安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标准,符合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ft,Hp)阳性。 1.2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或住院病人,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纳入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按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其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40.02±10.30)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39.98±11.67)岁。知情同意后,按疗程服药。入选病例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黄连温胆汤(黄连10g,清半夏10g,陈皮15g,枳实10g,茯苓20g,竹茹15g,炙甘草3g,大枣3枚)。每次200mL,每日2次,早、午餐后2h口服。 对照组服用果胶铋胶囊(黑龙江江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每次100mg,每日3次,三餐前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每次1.0g,每日2次,早、晚餐前口服。甲硝唑片(山西津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030608),每次0.4g,每日2次,早、晚餐前口服。 疗程4周:对照组第1周服用果胶铋、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后3周停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只服用果胶铋胶囊。 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和胃镜镜像、组织病理和Hp根除结果。 数据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若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做非参数检验。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制定,分为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慢性浅表性胃炎电子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急性炎症消退,慢性炎症改变为轻度。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其余症状(次症)改善2级以上。电子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减轻I度。有效:主症状改善2级以上,其余症状(次症)改善1级以上。电子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急性炎症减轻I度。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各组病例中临床痊愈、显效与有效三者之和与各组总病例之比为总有效率。 3.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 胃镜下胃黏膜改变 两组治疗前胃镜下黏膜像均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点等。经治疗4周后,两组胃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点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两组治疗后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4 病理的改变 两组胃黏膜组织学的改善以治疗后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的好转及黏膜上皮糜烂的愈合程度较治疗前达到一个级别以上者进行统计。治疗4周后,两组病理疗效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后两组病理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5 抗Hp感染治疗效果比较停药1月后,治疗组Hp转阴20例,对照组Hp转阴19例,治疗组根除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4 讨 论 H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