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17-游褒禅山记示范教案-粤教版必修5
游褒禅山记从容说课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是北宋王安石在执政之前的作品,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游褒禅山记》作者所游的是“褒禅山”,而所记的是褒禅山的“华山洞”。作者游华山洞时,发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从而认识到一条客观真理: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树立坚定的志向,具有坚强的毅力,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所以《游褒禅山记》一文,实际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
这篇游记距今虽已九百二十多年,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取其思想精华,文章关于“志”“立”“物”的观点,时至今日仍有激励意义。
全文六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两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用写作时间。
拟定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本课授课内容有:(1)王安石及其文学成就;(2)了解“记”这种文体;(3)在熟悉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课文大意,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重点鉴赏课文第三、四段,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诲。
教学重点
1.掌握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借鉴此观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王安石的简单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掌握“名”“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背诵课文第三段。
3.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借鉴此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质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的思想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做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如何啊?
(学生立刻兴趣盎然)
师
不过,我先不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待会听完后,大家再来猜猜他是谁
生
(齐答):好!
师
(慢条斯理)北宋年间,有一个年轻人进京赴考,在京城附近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盏走马灯,灯上写有“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原来,这户人家是在出联招婿,此为上联,已挂半年,无人能对。这位年轻人听说这家的小姐才貎双全,该联即出自小姐之手,心下倾慕,但因赴考要紧,无暇去对,只是默记在心。考试时,主考官出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其他考生一看此联,一筹莫展,无以应对,只有这位年轻人想起了走马灯上的上联,便不假思索地对之。主考官看后,大喜。考完后,这位年轻人又去了招婿人家,便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对之,主人亦大喜,遂招他为婿,选取了吉日。正值洞房花烛之夜,忽然外面人欢马叫,两个差人来报:“恭喜大人:新科状元郎,金榜第一名!”对年轻人而言可谓是喜上加喜啊,他便乘兴在红纸上欣然写下一个大大的“喜喜”字贴于门上。从此,红“喜喜”字便流传开来。年轻人此时仍觉意犹未尽,又写一对联:“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最终,这位幸运的年轻人成为了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师
故事讲完了,有没有同学猜到这位幸运的年轻人是谁呢?
生
(小声)王——安——石!
师
对了,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学生议论纷纷)提起这位著名的人物,你们还会想起他的哪些事情呢?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一首很著名的诗是——
推进新课
生
(齐背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
很好。这首诗中的“绿”字格外被人们称赞啊。还有没有同学记得他的其他诗歌呢?
生
我记得他有一首《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掌声)
生
初中学过的: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师
记得诗的题目吗?
生
书湖阴先生壁。
生
小学学过的咏物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掌声;学生赞曰:“强!”)
生
大家最喜欢过的节日《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热烈的掌声)
生
去杭州旅游时在灵隐寺里面看到的: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