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影响分解分析.doc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影响分解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影响分解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影响分解分析基金项目: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基金(11JDG177)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选择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这两个指标来代表生态效益,并分别应用直接因素分解法和Divisia因素分解法来测算我国2002-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的贡献度。结果发现,这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具有负效应。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升生态效益还具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关键词:产业结构 能源消耗强度 污染排放强度 生态效益 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被认为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各部门之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以及各部门的产值比重发生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已经反复被经济学家们论证(Grossman and Helpman,1991;Lucas,1993;干春晖、郑若谷,2009,2010;张军等,2009)。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环境灾害频发,人们逐渐意识到能源和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峻考验,经济效益不再是衡量产业结构变动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本文从产业内部更细分的行业来综合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并以此评价其对生态效益产生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强度的关系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能耗强度却依然较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Han,Xiaoli(1994)与Kydes(1999)的研究表明能源消耗强度下降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直接因素分解法 直接因素分解方法能比较清晰地反映国民经济产业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关系,Vicent Alcantata,Rosa Duarte(2004)曾采用该方法对欧盟各国各部门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借鉴这种方法,对我国2002-2007年间的能源强度变动的技术因素和产业结构变动效应进行分解分析。 能源消耗强度指每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相对指标,可以由以下公式来计算得出: (1) 在(1)式中,E为能源消耗强度,ai为增加值结构系数,即i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各产业的比重之和为1,该系数组合体现了产业结构状况。zi为增加值能源消耗系数,即i产业每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此系数体现影响能源消耗的技术水平。 根据因素分析法的原理,能源消耗强度直接因素分解的公式如下: (2) 上式中,系数zi和ai的上标“0”代表基期,“1”代表报告期,表示能源消耗强度系数。表示报告期产业结构一定时 ,各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化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影响;表示当基期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一定时,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影响。以上两部分分别被认为是能源消耗强度的技术影响和结构影响。 (二)2002-2007年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结果 自200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曾一度迅速攀升,其增幅曾一度超过GDP增幅的20%。因此,分析2002年之后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由于2010年的投入产出延长表出版的滞后性,因此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我国2007年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02年降低了16.12%。其中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6.82%,而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单位增加值能耗提高了14.62%。因此,不管是从分行业还是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看,产业结构调整都部分地抵消了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 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 有研究指出,中国已于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且远远超过印度、日本和德国等经济强国(王峰等,2010)。2009年,我国SO2排放总量达到2214.4万吨,也已位居世界第一。尽管“十一五”期间对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有了严格的监测和管理,部分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是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能源的使用,茹塞尔·派蒂松(1983)曾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称为“人类世界面临的五大威胁之一”。据统计,大气污染物中87%的SO2、67%的NOX、79%的烟尘和71%的CO都是来自于煤炭的燃烧。 (一)环境污染的Divisia因素分解法 学者们已经论证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密切联系,因此,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