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加强社团建设 引领学生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社团建设 引领学生文化

加强社团建设 引领学生文化学生社团是学校管理和引导下的学生自发组织,是学校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它植根于学生中间,代表的是校园内最有生气、最耀眼的学生文化,它自然就成为学校教育中最美丽的风景。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许多中学不重视社团建设,更不重视社团在学生文化引领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多数处于半休眠状态,难以承载应有的文化功能。学生社团建设亟待加强。 一、中学生社团无力的原因 就目前大多数中学特别是高级中学的情况来看,学生社团的规模相对于大学要小得多,参与人数也较少,因而在学生中缺乏很强的影响力。套用一句现成的话就是“星星之火”,难以在校园形成“燎原”之势。其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日趋增强的高考压力。一般的情况是,随着年级的增高,高考压力的增大,学生对社团的热情普遍存在递降的趋势。可以这样描述:高一热度很高,参与积极;高二热情渐减,主动精神衰退;高三年级则是退隐江湖,埋首题海,事不关己。 纵观高中三年的全过程,不少教师从高一开始就对学生强化高考意识,不少学校竟把“高一当作高三抓”当作高考的制胜法宝,全然不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千篇一律地把学生“锻造”成答题的机器。身陷题海之中,学生课余时间极少,有的甚至顾不得休息,哪里有时间去从事社团的建设。由于把高考成绩当作唯一的一把衡量学校教学业绩的尺子,教育的评价体系敌不过社会的功利主义,学校育人的功能已经异化成了制造机器的工厂。于是一味求深的课堂被认为是扎实,照着高考的固有题型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课堂被认为是本色当行。如果在课堂上稍作迁移,开阔视野,注重熏陶则就被嗤之为花里胡哨,必被打入另册。在此情况下,一个教师不需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厚的底蕴以及激情四射的才情,只要熟记几种题型、几种解题方法,就能堂而皇之地以“骨干”自居。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学由艺术异化为技能,教师由艺术家异化为匠人。在这种氛围下,教师间比的是分数高低,而不是真正的学术与造诣。由于不把学生当作自我实现的主体,不少教师自然就会对学生社团初为漠视进而抵制了。在他们眼里,学生社团被认为是丰富学生业余文化、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形式,社团仅仅起到“花瓶”的作用。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单位就业门槛不断提升,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名校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园浓厚的“高考火药味”必然会带到家庭之中。在学校排名次、细化学情分析不厌其烦的动员之下,家长们竞相购买教学参考资料,争着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课,竞相延请家教老师。于是,莘莘学子便丧失了仅有的夜晚,丧失了可贵的星期天。 由于学业压力大,课余空间小,不少对社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难以有锻炼的机会和崭露头角的环境,在投身社团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总会让人感到独立工作能力差、主动精神弱、创造性不够,难以在短期内做出出色的成绩。这种先天性的贫血,势必会出现中学生社团普遍缺少影响力这一情形,而随着年级的提升,中学生社团日渐式微,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建议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主动求知、学会创造已成为一种潮流,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思考这一问题。如何打破中学教育的瓶颈,如何让广大中学生挣脱枷锁,在众多的方法中,大力提倡中学生社团建设、营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应当是中学教育进行自我拯救的一剂良方。 在认真构建中学生社团这一工程中,不妨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第一、更新观念,主动追赶世界潮流。表现在学校领导身上,就是要求领导一方面能承担高考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从培养人才的高度鼓励学生主动求知,大胆创新,为学生构建平台。笔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社团建设,认真选派工作能力强、对学生社团有热情、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在评优、晋级和外出学习中对这些教师予以倾斜。努力为学生社团提供经费保障,积极与所在社区取得联系,鼓励学生走出去,与社会接触。与此同时,倡导学生参加社团,发挥自己的优势。近年来,我校艺术、体育考生逐年增多,现已形成特色,学校因而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的道路。更新观念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要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广大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中精心备课,精心选题,认真教研,努力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敢于追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天地,积极引导学生,并且率先垂范,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用自己的行为去激励、去丰富校园文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追求大视野,提倡大课堂,让学生主动求知、自觉创造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历练。 第二、中学生社团在自身建设过程中,也要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合拍,把自己的建设置身于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之中。绝不能脱离学校整体工作而简单地去追求所谓的社团兴盛与繁荣。我校“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