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诗《雪夜林边小驻》自我觉识.docVIP

浅谈英诗《雪夜林边小驻》自我觉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英诗《雪夜林边小驻》自我觉识

浅谈英诗《雪夜林边小驻》自我觉识[摘要]《雪夜林边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罗伯特#8226;弗罗斯特最经典的诗歌之一。本文将通过象征意象来解释旅者的自我觉识,并分析和阐释诗歌中旅者内心如何挣扎于希冀和现实之中,最终又做出符合生命责任的抉择。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弗罗斯特的思想和生命感悟。 [关键词]自我觉识 希冀 现实 象征 树林 小马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80-01 一、背景介绍 《雪夜林边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罗伯特#8226;弗罗斯特最经典的诗歌之一。这是一首以“aaba”为韵律的四诗节诗歌。在这首诗歌中,主人公作为一位旅者,在这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骑着小马,驻足远眺覆盖白雪的树林。旅者认为这片树林的主人就住在远处的村庄,是不会看到旅者停下欣赏这树林的自然美景。而那匹小马适时地提醒了旅者,使得旅者从美景的沉溺中醒来。醒来的旅者意识到自己还有责任在身。虽然美景诱人但生命的责任需要他去承担,继续前进才是现实的选择。通过诗歌中树林和小马的意象,我们可以认识到旅者有很强的自我觉识。本文将通过象征意象来解释自我觉识,并分析和阐释诗歌中旅者对希冀和现实的抉择。 二、自我觉识与象征意象 第一诗节中的意象是树林,它是自然的一部分,象征着生命的魅力和诱惑。旅者被这美景吸引住并驻足欣赏这让人着迷的田园美景。而树林的主人住在远处的村庄,所以不会有人来打扰旅者独自享受这美景。对于旅者的内心世界而言,这片树林就是财富,就是美,就是旅者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的诱惑。因此,他暂时停下旅程来享受这份没有人打扰的宁静,可以独自拥有这片美景。特别是在该诗节的最后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的冬季本应给我们的是没有生机,万物萧条的感受,但同时雪又常常象征着纯洁和来年的丰收。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白雪覆盖的树林象征着万物萧条中的希望之光。 第二诗节则是通过旅者的小马的视觉来描述树林的周围环境。小马之于旅者就如同忠实的伙伴,他们可以进行倾心之谈。旁边“frozen lake”则透着冬季孤单和陌生的气息。“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意味着这个时刻是旅者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因此,当旅者看到树林如此美景的时候,无法克制自己去享受这份美丽的诱惑以排遣自己的孤单。也就是说旅者内心世界处于现实和希冀的巨大矛盾之中,抉择也就不可避免了――沉溺美景还是继续前行。 第三诗节中,意象小马摇晃着脖子上的小铃铛意图询问主人为何驻足遥看树林。而似乎小马想的要比我们想的多,因为小马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并且用自己的动作慢慢地将旅者从美景中拉了回来。当然,小马实际上是不能说话的,也不能给旅者暗示。在这个诗节中小马就是另一个旅者,另一个理性的,有自我觉识的旅者。这“两个旅者”在这只有风声的安静夜里,通过心灵的交谈,斗争着来决定到底是迷醉美景还是恢复理性。 第四诗节表达旅者最后的决定和观点。诗行“lovely, dark and deep” 描述了树林的三个隐性特征。 其一,树林可爱,所以旅者驻足;其二,因为树林幽暗,深邃,旅者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发现和享受其中的美丽和诱惑;最后旅者决定回归现实,回归本性和责任。“promises”意味着现实中的责任;“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的重复强调了旅者的决定――坚守承诺,承担责任;“sleep”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旅者必须在剩余的岁月中完成应尽的事务。 三、旅者的希冀和现实 诗歌常常包含三个因素:灵感的思想,希冀的内心以及美妙的生活。而诗人就是借助诗歌来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弗罗斯特也是借助诗歌来讲述他生活中的希冀和现实。《雪夜林边小驻》这首诗中,旅者的希冀和现实都隐藏在意象之中。 这首诗歌,特别是最后一个诗节是最值得人们去思考的。这些诗行直接来自于诗人内心被隐藏起来的部分。那片树林就是诗人希冀的突破口。旅者驻足远望树林,望的实际上是他对美丽的希冀。那片可爱的、幽暗而深邃的树林表达出旅者强烈的希冀感。旅者极度渴望享受那片美景,也暗示诗人本身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希冀。 旅者的希冀不仅仅是那种对完美的、不切实际的美景的沉溺,最后一个诗节表达了旅者觉识到实际的希冀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希冀是回到现实世界,能更好地承担和完成责任,履行对他人的诺言。 希冀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弗罗斯特在诗歌最后重复表达了“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说明了希冀是旅程的开始,而现实则是旅程的结束。当然,旅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