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莹 出身名门 心系丹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耿莹 出身名门 心系丹青

耿莹 出身名门 心系丹青我国第一个以发现、研究、唤醒、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全国性社会公益组织――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近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做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莹女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耿飚同志的长女,多年来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推介和保护事业。这位既是画家、又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与了解的渴望。 作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大姐虽然经历艰辛和磨难,但她精神焕发,老当益壮。为了抢救、保护、继承和弘扬千年华夏文化遗产,造福亿万炎黄子孙,她不负众望,以忘我牺牲的精神,带领着新的团队,朝着更广的范围和更宽的领域迈进。而作为情系丹青的一代女画家,耿大姐尽管肩负重任,工作繁忙,但她从未丢开手中的画笔,仍在争分夺秒地挥毫泼墨,精心创作每一幅作品,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毕生追求。 出身名门 耿莹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父亲留下的题词:“以科学头脑创造美好山河,用勤劳双手剪裁日月新天,赠莹儿长女,耿飚。”对于父亲,耿莹说:“我不满一岁就跟着南征北战的爸爸,童年是在枪林弹雨中度过的,多次差点丧命。虽然从小吃尽苦头,但也得到了锻炼,自幼养成坚强而又能忍耐的性格。我们父女都是火性子,典型的湖南人。也许是因为火形容红色,代表兴旺,爸爸为自己及其子女起名时,都注重火字;他的名字耿飚,4个火字,我的名字耿莹(繁体莹),3个火字,我妹妹耿焱,4个火字。然而,尽管火字与我们父女有着不解之缘,但当年毕业后我参加工作时,既未考虑从军,也不想着参政。因为爱好中医,后来就当了几年医生。但还是喜欢画画,因此,最终还是走上艺术之路,成为一名画家!” 由于从小跟着父亲征战,父亲的马兜子便是耿莹儿时的摇篮。“每打完一仗,父亲的习惯动作就是摸摸马兜,知道我安然,便继续前行。有一次打仗,警卫员把我放在战壕里,忘了带走。”跑出两里地后,耿飚发现女儿不在,但默不作声。“在父亲看来,战士比女儿更宝贵,她不能因为女儿而牺牲一名战士。”如果不是马夫坚持回去救耿莹,她也许就夭折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父亲住在医院的最后时刻,他才流着泪讲述了我这段经历。” 到了甘肃庆阳,由于总是打仗,耿飚就将女儿送到老乡家代养。每次看望女儿时,总会见到老乡的女儿赵兰香,一来二去,耿飚与之慢慢产生好感,后来就恋爱、结婚。因此,耿莹笑称自己是父母的牵线人。 至于生母和父亲的姻缘,耿莹不得而知。她只听说自己刚出生3天,便被生母送了人,等父亲找到她时,她被藏在麦垛子里,满身天花。“长大后,爸爸常盯着我笑,他庆幸女儿露出来的地方没留印儿,不用担心嫁不了人。” 在耿莹的记忆中,她上过无数个一年级。“直到1950年父亲调到北京,脱下军装干外交,我才安定下来。” 耿莹从小就很有主见,思想超前,喜欢为自己“设计人生”。上世纪60年代初,中专毕业的耿莹被分到北京地质队,爬了10年山,找了10年矿。“文革”后,她被调进北京制药厂当工人。37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耿莹拿了整整17年。由于经济困难,耿莹的大女儿一直由耿飚夫妇帮助抚养。 从小就骨气硬的耿莹,遇到困难不愿意、也不肯求助父亲。“我一生最失败的就是婚姻。丈夫提出离婚时,小女儿才9岁。别人以为是我看不上农民出身的丈夫了,其实不是。我们是地质学校的同学,他不了解为什么沾不到我家庭的半点儿光,还要处处受限制。”丈夫丢下两个女儿走了就再也没回来。此后,耿莹再未结婚。 当年,耿莹听说厂里要成立肿瘤研究所。“我特别想去,但厂长和书记不认识我,怎么调去?”耿莹开始策划:“那时候厂里有篮球队,领导经常去看比赛。谁也不知道1958年国家培养的5000名运动员中,我就是其中之一。篮球、短跑是国家三级运动员、中长跑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下了早班,耿莹都赖在篮球场等待“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个漂亮的三步跑,领导愣住了,问我是谁,愿不愿意到篮球队。我满口犹豫,还欲擒故纵地提出除非当队长。”就这样,耿莹当上了篮球队长,还如愿进了厂办所。 搞地质的如何做医生?在耿莹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这一点她很像父亲,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据说,1935年红军强渡乌江,耿飚靠着以前做矿工懂得的一点机械原理,硬是啃下了一本《工程学》,36小时建成了横跨乌江的浮桥。后来成为军中少有的架桥专家。而耿莹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硬是钻进了医学圈。“晚上回家哄孩子睡了,就啃书本,做试验。”耿莹最终成为一名专业的医学研究人员。 情定丹青 1979年是超龄青年改变命运的春天。和众多学子一样,耿莹以坚韧的求学精神又一次走进了学堂,并最终得到了学业的认可,从此她也有了大学研究生的学历。但她坚信自己有掌握命运前程的能力。 “当时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全中国最有威望的老艺术家都集中在此。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如果两者兼顾,该有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