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部手术切口改良缝合438例体会
腹部手术切口改良缝合438例体会【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方法,优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10年9月。使用改良缝合方法438例,上腹部手术168例,下腹部手术270例。结果 438例病例中除有3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因体质肥胖,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痊愈。2例大肠癌梗阻,术后切口裂开,二期缝合痊愈。其余全部甲级愈合。结论 该方法缝合快捷方便,手术切口瘢痕小,无任何切口并发症,很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前鞘
手术切口传统缝合方法腹膜、前鞘分层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缝线粗,线结大,组织包埋不好,易产生线结反应,红肿感染,线结脱出,形成腹壁窦道,长期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尤其Ⅱ类切口或感染手术、低蛋白血症、腹水、糖尿病及晚期癌症患者最为明显。作者于1999年8月至2010年9月使用该缝合方法关腹,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8例,男178例,女260例,年龄18至79岁,平均32岁,上腹部手术切口168例,下腹部手术270例,均为二类手术。最短切口10 cm,最长切口35 cm。使用强生怡乔牌进口可吸收线缝合416例,国产双箭牌,金环牌可吸收线缝合22例。
1.2 缝合材料 强生怡乔牌进口可吸收线,产品标准编号:YZB/IND1912-2008,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第3651720号及双箭牌,金环牌国产缝合线,产品标准号:YY0166-2002,产品注册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650666号。
1.3 缝合方法 首先用中弯血管钳提起切口四周腹膜,用一号可吸收线从切口一端缝合打结,保留约10~15 cm线尾,助手提起缝合线,术者边缝边缩紧缝线,直至关闭全部腹膜。然后从切口另一端顶部反方向连续缝合前鞘,将前鞘完全缝合后与原线尾牢固打结,检查前鞘缝合满意,清洗手术切口,皮肤皮下用4号丝线一层间断缝合,全切口不残留丝线线结。
1.4 结果 本组使用该缝合方法438例,有3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因体质肥胖,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痊愈。2例大肠癌梗阻,术后切口裂开,二期缝合痊愈。其余全部甲级愈合。经1~3年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术后线结反应、切口裂开或切口疝等。
2 讨论
2.1 ①传统腹膜前鞘都是使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缝线粗,线结大,线头残留过长,尤其污染手术、Ⅱ类切口、肥胖、低蛋白血症、腹水、糖尿病、对异物反应比较敏感的患者,易发生切口排异反应感染,产生窦道。甚至有些患者经常从手术瘢痕处起脓疱,有线结溢出等发生;②尤其晚期癌症患者,恶性肿瘤常与免疫缺陷有关,故恶性肿瘤是切口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免疫功能低下使患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易致切口感染[1]。手术后切口感染裂开或长期不愈,影响患者预后治疗或并发切口疝等并发症;③术中轻柔细致的手术操作及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仔细止血,保持组织良好的血液供应,切除坏死或失活组织,消除死腔,切口关闭不留张力,对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也非常重要[2,3]。
2.2 丝线缝合腹膜使壁层腹膜产生无菌性炎性反应,组织充血水肿,内面不光滑,最容易发生切口下肠管或大网膜粘连。Menzies提出,机械性损伤、组织缺血、异物刺激及炎症等导致的浆膜损伤是腹膜粘连形成的主要因素[4]。间断缝合腹膜切缘出血渗出或粗糙面与内脏接触而发生术后粘连肠梗阻。
2.3 可吸收线关腹优点 ①关腹快捷方便,对组织损伤小;②连续缝合内面严密光滑;③无线结异物反应;④可吸收线抗拉力张力强不易断开;⑤连续缝合腹膜及返回连续缝合前鞘与原线尾打结使腹膜与前鞘直接接触紧密,避免存在空腔减少切口积血;⑥全切口无丝线异物,手术切口愈合快,无感染,术后瘢痕少;⑦术后切口下方粘连并发症少。
总之,切口不能一期愈合,切口瘢痕会更加明显,或者导致切口所带来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腹部手术切口的改良缝合改变了原始缝合方法所产生的副反应,并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广森,吴俊霞,叶尔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20.
[2] 曾俊群,王吉善,武迎宏.围手术期医院感染322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34.
[3] 方善德,夏志平.临床外科感染.沈阳出版社,1999:171.
[4] 仲剑平.术后腹膜粘连的发生机理及其预防.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24(11):952-95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锦州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 13次课第4章地基与基础第一节 土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 VIP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思想.doc VIP
- JFE++Super-OLAC、HOP、E-WEL.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4次课 4.2 地基中的应力与变形.ppt VIP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5次课 第4章 地基与基础 第3节 基础设计.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1第3章3.6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变形.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23.7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计算.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