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吕乃基讲座文字整理稿_从人之初谈科学与文化
从人之初谈科学与文化
坛主小传
吕乃基 ,科技哲学专家,现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科技史、自然哲学和企业发展战略。出版专著、译著部、主编、参编8部,发表论文50余篇。
核心提示
人之初,性未定,性已定。
从要素与系统的角度理解科学与文化的关系 ,人的三大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西文化的发展路径,中国人的理性。
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斯诺在1959年提出两种文化的概念,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当时,这两种文化是对立的。从斯诺到现在,这两种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总体而言,科学文化步步进入人文文化,对人文文化构成挑战,促使人文文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理研究,逐渐走向后现代文化。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提出人拥有两种思维,野性的和理性的这两种思维并无前后,高低之分。如果说古人在的这两种思维是均衡的话,近现代,我们只突出了理性思维,今后,随着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隐性知识,相当于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原始思维,将在今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两种知识: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
编码知识以严密逻辑来表达,可以脱离人而存在,可以交流和共享,分为嵌入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编码知识的价值在于,顺之未必昌,逆之必然亡。隐性知识就是原始思维,属于个人,涉及包括人类生存经验的广泛领域,可以分为主观隐性知识和客观隐性知识。
一切的编码知识背后都有潜在的说不清楚的隐性知识的存在。客观的隐性知识是编码知识的原料,主观的隐性知识对编码知识进行操作。在这两种四类知识中,主观的隐性知识是最重要的,布鲁诺曾说:“打开理性的眼睛的,归根到底是内在的教师,因为我们理解思想上的财富并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从自身的精神得到。”一方面,编码知识是可以无限扩展的,没有边界。另一方面,我们又承认隐性知识永远伴随,不可以完全编码。因为随着编码知识的丰富,隐性知识也随之丰富,人的内心是不可能穷尽的。
人之初。。。。。。
人之初,西方认为性本恶,中国认为性本善。
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影响着文化的根本构造,所以中西国家的制度有很大不同。第一,西方是底线设计,由一套法律、制度规定所不允许做的,而中国则是顶端设计,修身养性,发展高尚的伦理道德,讲政治。第二,西方要设计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法律,这样的法律属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在中国,每个人对伦理道德的认识都各不相同,属于隐性知识。第三,“性本恶”向上开放,鼓励行善,只要遵循底线,可以自由发展,多样性开放导致了分权。 “性本善”则是向下兼容,不问来历,来自五湖四海为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和而不同,强调的是顶端,导致集权。
人之初,性不定,性已定。
人之初是一种混沌——未分化的人的本质和内心世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生而具有一切发展的可能,或作恶,或行善。故而说人之初,性不定。
为何中西方对人性的判断有这么大的差异?第一,西方生活在地中海沿岸,中国生活在长江黄河之滨。在希腊做出成就的并非希腊本土人,而是迁徙而来的多民族,多民族的聚和就要摆脱各个民族特色,形成非嵌入编码知识,形成自己的理性。而中国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中国人的遗产是土地、房产,这意味着必须从事农耕,土地代代相传,农耕的手艺代代相传,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强化。第二,他们居住在地中海沿岸,不利于农业生产,适合于航海。航海意味着要面对喜怒无常的狂暴的大海,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天人分离。中国人从事农业生产,讲究天人合一,没有一个独立于存在的人。天人分离或合一,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还牵扯到人的独立与否。作为一个独立于存在的人,以理性认识规律,这就是西方理性的源泉。中国既然天人合一,没有必要去了解自然,所以中国讲究情感而非理性。第三,西方通商,是商品经济,个人本位。个人本位就需要规律,规律的制定就需要理性,个人之间通过辩论达到一致,个人理性变成了社会理性。理性的两个来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国是自然经济,缺乏人际交往,闭门造车,古时的科学就变成了神秘主义,没有达成人与人之间可以通约、可以互相理解的非嵌入编码知识。陈方正的《继承与叛逆》谈到,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没有上升到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高度。第四,希腊的政体是城邦制,因为它多山,不利于形成中央集权,而中国的大河流域,便于中央集权。所以说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着文化制度的发展。 一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之中,如果它的初始条件(历史是怎么过来的)、它的边界条件(此时此刻的环境是什么)是确定的,那么它的性已定。
故而,人之初,性不定,性已定。
从人的三大关系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解性不定,性已定。
梁漱溟谈论到每一个人在世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