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聚氯乙烯成型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简要起草过程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07年3月全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国家卫生标准修订工作协作组第1次会议的制标计划分工和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2007-2008年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食标发[2007]44号)要求,由我所负责修订《食品包装用卫生标准》,我所会同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组成修订标准项目组。
2007年4-7月,本项目组完成了国外卫生标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调研,了解了近20年来国内外产品卫生质量的动态情况,对国内企业产品生产配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进行了调研,特别是专程考察了江苏琼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郡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中材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重要的聚氯乙烯生产加工企业。
2007年8-9月,完成了对18家国内企业33件产品(包括聚氯乙烯薄膜、硬片、瓶盖垫片、微波炉保鲜膜等)的采集和检测工作。检测项目包括氯乙烯单体残留量、高锰酸钾消耗量、蒸发残渣、重金属(以Pb计)和脱色试验等7项指标,样品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按GB/T5009.156《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和GB/T5009.67《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
2007年10-11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向国内18家相关监督执法机构、检验机构、教学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等征求意见,并将征求的意见汇总成《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本项目组通过资料汇总,参考日本、美国等标准起草了标准(报批稿)送2008年1月召开的全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国家卫生标准修订工作协作组第2次会议上讨论。会议建议增加氯乙烯单体迁移量标准,以便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接轨,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摸索氯乙烯单体迁移量的测试方法,之后由本项目组负责样品测试工作。
2008年7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认真反复摸索氯乙烯单体迁移量的测试方法后认为方法不成熟,不宜作为国家卫生标准的测试方法。有鉴于此,本标准放弃氯乙烯单体迁移量指标的制订,待第二次修订时再予增补。
为慎重起见,将综合第一轮征求意见总结和根据近一年来的进展情况而形成的《标准》(第二轮征求意见稿)再发给有关单位和专家,2008年11月,完成了《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2008年12月和2009年1月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分委员会年会和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本标准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最终形成本编制说明。
2010年7月按《食品安全法》和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委员会食品相关产品分委会第一次会议的要求作了相应文字和格式修改,最终形成本编制说明。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郭智成,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委员会食品相关产品分委会委员,现在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承担项目的总体设计、组织实施、现场调研、国内外文献调研、样品采样、数据统计汇总、意见收集汇总、标准文本的起草等工作。
我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卫生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等均作为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所设定指标限量值与以上标准没有矛盾。
日本的聚氯乙烯制品卫生标准从80年代到2004年最新版本的20年来未作修改,美国受“德莱尼条款”的影响,对与食品接触的化学添加物的管理十分严厉,对氯乙烯单体残留量的限制很苛刻,欧盟、CAC则重点放在限制氯乙烯单体迁移量上。详见表1。
项 目 指 标 本标准 日本 美国 欧盟 CAC 氯乙烯单体迁移量,mg/kg ≤0.05 ≤0.01 氯乙烯单体残留量,mg/kg ≤0.5 ≤1.0 ≤0.005(软质)
≤0.010(硬质) ≤1.0 ≤1.0 高锰酸钾消耗量, ≤2mg/dm2 ≤10 mg/L 蒸发残渣, 4%醋酸 ≤6 dm2 ≤30 mg/L 20%乙醇 ≤6 dm2 ≤30 mg/L 正已烷 ≤30 dm2 ≤150(正庚烷) mg/L 重金属(以pb计),mg/L ≤0.2dm2 ≤1 mg/L 脱色试验, 冷餐油或无色油脂 阴性 浸泡液 阴性 1、日本聚氯乙烯食品卫生协会,聚氯乙烯制品等食品卫生相关自治规格(JHP 规格 修订第13版),2004.3
2、顾金龙译,法国时代包装研究会,聚氯乙烯食品包装概要, 1986
3、www.P, The on-line resource for packaging law, Ask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地方标准《苹婆 嫁接苗》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甘蔗制糖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秋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肉牛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桑蚕丝色差 目光检验规程》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桑园免耕间套种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生态食品黑皮花生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生态食品黑皮花生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石崖茶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石油化工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