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
lUL[III ILIIIIIIIIILIIlUllUI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4
英文缩写………………………………………………………………………8
研究论文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前言……………………………………………………………………9刖吾……………………………………………………………………
材料与方法……………………………………………………………9
结果……………………………………………………………………10
附图……………………………………………………………………17
附表……………………………………………………………………27
讨论……………………………………………………………………43
结论……………………………………………………………………50
l
参考文献………………………………………………………………5
综述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54
致谢………………………………:………………………………………..71
个人简历………………………………………………………………………72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摘 要
目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epithelioid
1ioma,r皿HZ)是一种罕见的肝血管肿瘤,其临床过程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
瘤之间。多发生于中年女性,临床病程多变,可自行缓解,也可发展为
肝衰竭死亡。本研究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进行探索,并寻找中外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差异。
方法:本文总结了2004年至2014年之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
诊的2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以及文献检索出的1996年至2014
年之间国内外报道的184例病例。回顾指标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
特征,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所有的资料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当尸值O.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例为2:4.9。
2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体征为上腹
和体重下降(10.6%),疲劳乏力、上腹不适、胸腹水等是其次常见的症状
体征.然而,还有30%的患者是无症状的,为体检时偶然发现。65.9%的
患者为肝内多发病变累及肝脏双叶,只有15.4%的患者为单发病变。无论
是单发病变还是多发病变,均以肝右叶受累最常见。大多数患者病变局
限在肝脏内,31.7%的患者确诊时即出现肝外转移,最常见的为JJO(20.3%)、
淋巴结(6.5%)、骨(4.1%)、腹膜(3.3%)和脾(3.3%)受累。
3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该病的明确诊断需结合实验室、影像
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40.2%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有肝功能异常表
性磷酸酶(24.7%)、Y一谷氨酰转肽酶(16.5%)增高最常见。肿瘤标记物(甲
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大多在正常水平。肝上皮样血管内
皮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多位于肝脏的周边区域,可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以融合形成较大结节。CT平扫显示低密度结节(98.6%),增强扫描后结节
棒糖征(11.7%)高度提示该病。然而,最终确诊还需依赖组织病理学
、CD34(99.4%)、
检查。免疫组化染色示FⅧ因子相关抗原(98.9%)
其他肝脏肿瘤表达,有望成为诊断该病的新的特异性标志物。
4治疗方法多样,首选手术治疗:本病的治疗包括肝切除(2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编码人类vaohibin-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pdf
- 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抗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活性和其作用机制的研究.pdf
- 纯BAC及含BAC腺癌的影像-病理对比分析.pdf
- 缝隙连接蛋白43类似物(Gap26)对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的研究.pdf
- 缝隙连接蛋白在高血压左心房重构中的作用和培哚普利干预研究.pdf
- 耳声发射在老年人听力下降早期监测中的运用.pdf
- 耳穴按压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pdf
- 耳穴贴压疗法对女性高血压病(更年期)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作用.pdf
- 耳外伤和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致听力损害的临床研究.pdf
- 肛周神经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运用.pdf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和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pdf
- 肝动脉化疗栓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观察.pdf
-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pdf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Meta探析.pdf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探究.pdf
- 肝包虫病个体化综合治疗适宜技术的初步探究.pdf
-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和微波消融(MWA)治疗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pdf
- 肝叶斜矢状面径线测量在肝脏形态学变化中的探究.pdf
- 肝叶切除术对老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pdf
-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之间关系的探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