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运行机制分析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E STUDY ON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CHINA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conomics By Shi Jieqiong Supervisor: Prof. Geng Mingzhai May, 2013 摘 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新需要而产生的。土地是农民的 安身立命之所,同时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土地问题关乎农民的切身 利益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决定着我国能否真正实现国家稳定和社会 和谐。作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目标是解 放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和支持农 业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建国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历了三轮大变革。尤其是1978 年以来 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我国大陆农村地区经历了较为短暂的经济飞 速增长期,这也得益于土地制度改革所创造的“制度红利”。但这次农地制度改 革只是在家庭和集体之间以“联产承包”的形式对土地的收益权和使用权进行 重新再分配,而对于土地产权的基本层面却并未真正触及到。随着我国工业化 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频繁出现部分 承包户不愿从事农业耕种而抛荒的现象,从而使得这种浅层次的土改所创造的 “制度红利”在较短的一段时期内很快释放殆尽。同时,这种一家一户小规模 分散经营的、以均田制为特征的农业土地承包制度,导致了农业土地经营的细 碎化结果,并无可避免地阻碍着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整个农业生产效 率的提高,从而违背了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这一基本经济规律,使得农民 种地的效益日益下降,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严重制约。在这种 现实背景下,如何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构建灵活而有效的土地流转模式及 运行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是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关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并结合规模经济 等理论,着重研究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土地流转创新机制。本研究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梳理和解读国内外大量有关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文献脉络 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历程进 行梳理和总结,以期给新一轮的土改指明方向,并利用系统分析及类比分析的 方法对国内外土地流转经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开阔研究视野,互相借 鉴与吸收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从土地流转运行机 I 制方面讨论了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农村“土地银行”的构想。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运行机制 II Abstract Th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RLC) i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needs arising from the socio-economic situation. Land is the life of farmers’, and the basic guarantees of farmers’ survival. Land issue relates to farmers’ immediate interests and the e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