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及RRM1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顺铂疗效及预后的关系.pdfVIP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及RRM1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顺铂疗效及预后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及RRM1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顺铂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l和RRMl表达 及其与吉西他滨/JI顷铂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摘 要 【研究背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其 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据估计,2005年我国肺癌的新发病例大约有500,000例,其 诊后能存活5年以上。根据生物学特性、治疗和预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肺癌 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病例的 80一85%。大约8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化疗是目前治疗晚 期肺癌的主要手段。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的双药方案,是目前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 治疗方案之一。吉西他滨作为第三代抗肿瘤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在肺癌的 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其单药有效率很低,仅为20屯5%,与铂类联合化 疗的有效率有所提高,但也仅达到30~40%左右,耐药是导致其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能找到一个生物学标志可以预测化疗效果,将大大提高肺癌患者的化疗有效 率,遗憾的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吉西他滨是脱氧胞嘧啶 核苷的类似物,是核苷酸还原酶的抑制剂。吉西他滨的作用机理是阻断DNA合成而 导致细胞死亡。【,NA的合成和修复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多药耐药均有密切联系。其 excision 中核苷酸修复系统(nucleotide r印也NI承)是修复化疗药物所致DNA损伤 的主要机制。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一1(eXcisionr印aircross.唧1emell_tin争1, 导致其对吉西他滨、顺铂等产生耐药。作为吉西他滨的靶点之一,核苷酸还原酶 (曲onucleotide 变成脱氧核苷酸的酶。核苷酸还原酶是RNA合成的前体,参与核糖核苷酸还原成脱 氧核糖核苷酸的过程,为DNA合成和修复所必需。Im包括Iu洲1和砌蝴2两个亚 单位。靴是一个金属结合位点,有携带接触抑制区、控制底物转化的功能。删1 作为调节亚单位,是肿瘤抑制基因,也是吉西他滨的分子靶点,能控制底物的特异 性和全酶的活性,因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ERCCl、删1和非小 细胞肺癌化疗疗效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多是基于实验室研究的报道,其实验方法 在临床无法大规模展开,尚无法指导临床上化疗方案的选择。 【研究目的】本研究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l和Ⅺml的表达情况,旨 3 在初步探讨ERCCl和壬江蝴1与吉西他滨/顺铂耐药的关系,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吉西 他滨/顺铂疗效和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提供潜在的分子 预测标志。 【研究内容】本研究以71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为材 l汛M1表达水平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无病进展时间。分别分析其ERCCl和删l的 表达水平和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ERCCl 和融u诬1表达水平和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之间的关系,初步探 讨将ERCCl和砌uⅥ1作为预测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疗效的分子标志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的组织中 (+)即高表达;IuUMl主要为胞浆染色,胞浆呈棕黄色染色为阳性细胞,阳性细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l的阳性率为46.5%,删l的阳性率为56.3%。 ERcCl和R脚江l的表达水平均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 二者间的表达水平呈一定正相关。ERCCl低表达者接受吉西他滨/顺铂的化疗效果优 于高表达者,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36);Ⅺ己M1低表达者接受吉西他 滨/顺铂的化疗效果优于高表达者,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3), O.001)。 【研究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ERCCl和砌UⅥ1的表达水平,发现二者的 表达水平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二者均表现出表达水平和吉西他滨/顺铂疗效和 预后间的相关性,且二者的表达水平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他滨/顺铂化疗疗效的潜在预测分子标志,但尚需大规模病例研究以证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耐药;I泳M1;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