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故宫博物院_0.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宫博物院_0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意,理清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 德育目标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学习重点 1.理清本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学习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时安排 1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二、朗读,整体感知意 师生合作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 金銮(luán)殿(diàn) 蟠(pán)龙 鎏(liú)金 藻(zǎ) 井 檀(tán)香 御(ǜ)花园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修缮(shàn) 鸣钟击罄(qìng) 诏(zhào)书 中轴(zhóu)线 额枋(fang) 鳌头 矗立 如果还有补充请写在下面空白处 请注意下列字词: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琐:连环型花纹 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攒:聚集,集中。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琉璃: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藻井:(见本注释) 蟠龙:(见本注释) 中轴线:中心线。 三.学生大声读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四.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说明顺序 小组推荐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五、研讨,重点分析~8段,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读~8段。 2.学生精读~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并展示。 六、说话训练 请同学们采用与本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教师提示: 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七、堂小结 八、当堂检测 1、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2、阅读下面一段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