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3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学案

第13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学案 荣成市实验小学  二 年级  语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型 新授 题 11、难忘的泼水节 时 2时 设计人 教学目标 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方法 设计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 1、问:我们的祖国有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我们就学习——(学生读题)。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2)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通读全,了解的大体内容。写人的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概括的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 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1、激发情感,引起需  开:用上节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lt;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gt;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第二自然段是全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用词的精当。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学生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把你们的桶提起,盆端起,瓢拿起, 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读出体验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体验师生与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句,生读。 .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二)范读,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u8”,音乐。 2.字形:乐:共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4、学习第6—8自然段。  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四、升华 1、讨论: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不说是“幸福的”泼水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 四、拓展延伸。 1、区别组词:  历()度()赶()闭()  厉()席()起()闹()     2、写句子。  一边……一边……  一手……一手…… 3、查找关于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故事资料 4、背诵2、3、4自然段。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跳起,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 、生字教学  学写“吉”、“祥”二字,引导学生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指导学生写好两字。 (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