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及肺部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及肺部机会性感染
【摘要】 目的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AIDS)肺合并症的认识。方法 对收治的5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AIDS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以发热、咳嗽、消瘦为主要症状体征,并发肺结核3例,间质性肺炎2例,经治疗好转1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 肺部感染是AIDS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对高危人群发生的肺部机会性感染应警惕AIDS,并及时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感染;诊断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据估计全球每天以16000个新感染者的速度在发展,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至2002年底,累积报道HIV/AIDS 40560例,较2001年累积增长32%[1]。无疑地,AIDS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合理治疗及护理工作任重道远。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AIDS肺合并症的认识,现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 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20岁、27岁、35岁各1例,30岁2例。职业:护士1例、农民1例、待业3例。发病来院首次就诊时间最短4天,最长1年。有冶游史2例,吸、食及静脉注射海洛因史2例。护士患者患有地中海贫血,其丈夫为静脉药瘾者且HIV抗体阳性,否认艾滋病职业暴露史;5例均否认卖血、输血史及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5例患者中均有不规则发热、咳嗽、明显消瘦症状,伴乏力、盗汗3例,气促2例,慢性腹泻1例,胸痛1例,咽痛2例,停经5个月1例,恶液质1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皮肤黄染1例,皮肤溃疡1例,口腔溃疡1例,四肢皮肤暗红色斑疹1例,口唇紫绀1例,肺部罗音3例。
1.3 实验室检查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例患者的血清HIV抗体均阳性,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中心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认。其它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1例,丙肝抗体阳性2例,WBClt;4.0×109/L 1例,WBCgt;10×109/L 2例,轻~中度贫血3例,血沉增快3例,大便培养霉菌生长1例,痰培养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1例,血培养均阴性,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均阴性。
1.4 影像学检查 5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诊断:间质性肺炎2例,肺结核3例。肺结核患者中1例左上、中、下肺呈斑片状阴影,2例两肺呈小片状渗出性病灶混有小结节状病灶,伴空洞1例。间质性肺炎中1例经治疗后病情加重,复查胸部CT示两肺除左下肺野外均呈致密性实变(白肺),呈“毁损肺”外观。
1.5 治疗及预后 以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的病因治疗为主。肺结核患者全部给予抗结核治疗,方案为3HRZS(E)/6HR,即前3个月联合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链霉素(S)或乙胺丁醇(E),后6个月联用H、R;肺炎患者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综合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结果:好转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呼吸衰竭1例,败血症1例,全身衰竭1例。
2 讨论
2.1 CD4+细胞在AIDS诊断中的作用 HIV为嗜淋巴细胞的逆转录病毒,其侵入人体后,首先识别CD4+细胞和巨噬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受损,临床上渐进展为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根据我国1996年修定的HIV/AIDS诊断标准[2],认为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近期(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血清抗体阳性,可诊断为艾滋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93年规定,凡CD4+细胞lt;0.2×109/L 或lt;14%淋巴细胞总数的HIV感染者,按AIDS病例报告,突出了检测CD4+的重要性。在HIV感染的急性期和无症状期,CD4+细胞≥0.4×109/L,一般无合并症,但进入AIDS期,CD4+细胞lt;(0.2~0.4)×109/L,开始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3]。本组患者因实验室条件受限,无一例行CD4+检查。目前多数基层医院在临床上仍依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清HIV抗体阳性作出诊断。
2.2 AIDS与肺部机会性感染 AIDS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机会性感染,而呼吸道是其侵犯的主要场所。本组5例中有3例合并肺结核。与正常人相比,AIDS患者的结核发病率增加30倍,AIDS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发生结核:体内非活动性结核病灶复燃(常见),结核初染(少见)和再染[4]。本组病例并发肺结核有如下特点: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程进展及胸片特点具有典型肺结核表现;②胸部病变广泛,均呈浸润型改变,与多数文献报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