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生成素1基因治疗下肢缺血实验观察.docVIP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生成素1基因治疗下肢缺血实验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生成素1基因治疗下肢缺血实验观察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生成素1基因治疗下肢缺血实验观察   作者:陶政 徐三荣 刘文新 陈保定 【摘要】 目的: 探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 将15只大白兔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切断结扎后随机分成3组:介导组采用局部注射pEGFP/Ang1质粒与超声微泡造影剂的混合物并用超声照射;非介导组局部直接注射pEGFP/Ang1质粒;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进行血管造影,了解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情况。结果: 在侧支循环建立和新生血管方面,介导组较多,非介导组其次,对照组较少。结论: 用超声微泡介导的Ang1基因转染,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 超声; 微泡造影剂; 血管生成素1; 基因治疗; 下肢缺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bubble mediating Ang1 gene therapy lower limb ischemia by using ultrasound. Methods: Fifteen rabbits with the left femoral artery ligation were randomly and averagely devidied into 3 groups: the plasmid pEGFP/Ang1 and microbubble mixture loc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plus ultrasound local radiation group(group A),the plasmid pEGFP/Ang1 loc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group(group B),and the control group(group C). Four weeks posttreatment, angiography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new vascular. Results: In th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new vascular of the treatment region,group A was superior to the group B, the group B was superior to the group C. Conclusion: Microbubble mediating Ang1 gene therapy by using ultrasound could promote th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new vessels development, it will be a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limb ischemic diseases. [Key words] ultrasound;microbubble; angiopoietin1; gene therapy; lower limb ischemia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缺血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常通过人造血管旁路术或血管腔内治疗来改善下肢血供,但有时并不能达到改善肢体血流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因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新近发现血管生成素是一类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备受瞩目[1]。因此,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治疗动物肢体缺血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基因载体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缺血模型的建立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5只(购自本校动物实验中心),体质量2.5~3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耳缘静脉推注氯安酮,30 mg/kg,用8%的Na2S脱毛,仰卧并固定于操作台上,行左侧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上方)及其分支切断结扎,造成左下肢缺血模型。 1.2 超声照射仪器的参数设置 Sonosite超声诊断仪,发射频率为14 MHz,超声波机械指数为0.33,超声波的声强范围为0.2 W/cm2,聚焦深度2 cm,辐照时间为60 s。 1.3 微泡造影剂的准备 微泡造影剂由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研制,药品名利载显(脂质超声造影剂),造影剂浓度为(3.0~3.5)×109/ml,平均粒径约1 μ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