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世纪一种临床全新医疗护理模式——临床路径
21世纪一种临床全新医疗护理模式——临床路径
【摘要】 临床路径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工作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所认可采纳。本文阐述了临床路径的产生、发展和基本概念,介绍了临床路径模式的建立以及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对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临床路径;意义;医疗护理模式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简称CP)作为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无效支出。1985年由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实施,是医院临床服务系统过程对”预先支付系统(PPS)”医疗政策适应性改变的产物,作为21世纪的一种临床的全新医疗护理模式,同时也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策略。
1 临床路径的历史和发展
“临床路径”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它是在美国的医疗费用急速上涨,政府的医疗系统和国家财政面临相当大压力、负担过重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降低失控的医疗费用的增长,美国政府实施了“预先支付系统(the 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PPS)”等多种策略和措施,控制了医疗资源的适当利用,限制了医院补偿。随着政府对医院支付政策的变化,导致了医院结构和内部运作过程发生了改变,成本控制成为医院获得长期生存能力的关键。临床路径在医院临床服务系统过程对“预先支付系统(PPS)”医疗政策适应性改变中孕育而生,并历经了20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步完善起来,是医院为服务对象降低花费和有效保证医疗质量的一种科学方法。
“临床路径”[1]是源于一种工业界在生产过程中的用语——“路径”(它是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为新建一所化工厂而提出的网络图判定计划的一种管理技术),它把企业界“持续品质改善”的理论应用于临床而产生的这一概念,它将病人由住院到出院视为一个作业流程,并建立此“治疗流程” (临床路径),再经由“监控流程”对变异与治疗结果持续不断地修正,以保证医疗质量提升及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学中心是公认的首家采用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做法的医院。该中心的研究表明[2]:低劣质量的医疗服务往往与不合理、不规范的临床治疗行为有关,推行了当时取名为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way)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模式后,明显改进了医疗效果。另一早期发展临床路径的医院是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个医学中心(Hillcrest Medical Center in Tulsa)[3],它是以护理管理为中心来推行和发展的。由于施行临床路径确实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及改善医疗品质,所以在最近的5年中它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现在美国约有60%的医院已在应用此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应用也逐渐增加,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国家及地区中临床路径还只是零星开展。台湾、日本、新加坡也已经运用了这个服务模式,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临床路径已成为20世纪以来的一种崭新的医疗模式,它主要应用于住院患者,因考虑到疾病的复杂性,允许有25%的病例不进入路径。
2 临床路径的概念
临床路径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顾模式,它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护理。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以控制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临床路径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共有的内涵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4]。
3 临床路径模式的建立[5]
3.1 临床路径模式的制定
3.1.1 病种/ 病例选择 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大且治疗处置措施较多的病种/ 病例不适宜应用临床路径,因此CP应基于同一病种/ 病例或同一手术患者而定,选择应依据以下几项原则:(1)常见病、多发病;(2)治疗处置差异小;(3)外科优于内科考虑;(4)医疗保险机构列入按病种收费的项目要优先制定。
3.1.2 CP制定 设计为以时间为序的表格式诊疗计划,包括住院诊疗服务内容、时间、费用、阶段目标4项内容。
3.1.3 CP模版 制定医师与病人的两种版本,后者在于增进医患沟通和加强病人参与意识,促进病人监督机制。
3.2 组织实施 组建的CP小组,应以医疗人员为主,包括专业的护理师。它负责收集、查证已选择病例CP的证据和资料;制定CP草案进行讨论和论证;记录实施过程中的差异,讨论找出差异报表与预期成果不同的原因,根据讨论结果对所设计的CP草案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