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29例分析
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29例分析
【关键词】 切口感染;治疗
切口感染临床较为常见,多采取换药治疗,愈合慢,瘢痕大,为改进切口感染的治疗,笔者曾报道切口感染并发症几种治疗方法[1],多采用的是敞开引流再缝合的治疗方法。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16例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均治愈,已报道[2]。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又有29例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1例直肠癌吻合口瘘摒除),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患者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0岁,平均53.76岁。切口内均有脓性分泌物,切口均gt;5 cm(lt;5 cm切口感染,采用压迫包扎方法),腹部切口感染26例,会阴和腹部切口均感染2例,仅会阴切口感染1例。结直肠手术15例,肝手术2例,肠梗阻、肠破裂、小肠造口1例,阑尾炎穿孔、腹膜炎2例,肾手术5例,子宫附件切除2例,剖宫产2例。
1.2 再缝合前准备 彻底敞开,充分引流,发现切口感染,剪除皮肤缝线,戴无菌手套,用手指探查切口,发现潜行的深部腔道,将其敞开,剪除所有见到的缝线,彻底敞开,清除坏死组织、脓液、线结等异物,充分引流。每日换药,并继续清除坏死组织、线结等异物。如术后不足2周,腹膜的缝线(或腹膜和腹直肌后鞘的缝线)不拆除,免得腹膜裂开,腹内脏器脱出,且用弹力腹带包扎固定,保护切口。
1.3 再缝合 感染切口彻底敞开,充分引流3~5天后再缝合切口,0.25%利多卡因(2%利多卡因20 ml加生理盐水至180 ml),10 ml加1滴肾上腺素(如患者血压不高),局部浸润麻醉,个别病例(3例)选用联合阻滞麻醉。剪除所有见到的线结,清除脓液、坏死组织、无生机的组织。笔者的经验是,用止血钳钳夹可疑无生机或坏死组织,稍用力不能取下的组织是有生机的,反之是无生机的坏死组织,不要将白色的有生机的筋膜、腱膜当坏死无生机的组织清除。3~5天内形成的薄层肉芽宜清除,以便清除其深面的线结和坏死组织。用减张线(ETHICON,W2797)一层结节缝合,针距1.5~2.0 cm,距切口边缘2.0~3.0 cm,左手指抵住切口最深处,缝针在左手指下穿过(注意不伤及腹内器官),不留死腔,缝线间加4号或7号丝线结节缝合皮肤,使皮肤对合整齐。个别病例(3例)切口很深,约6~7 cm,减张线一层缝合困难,用笔者自己改制的钩针(3/8弧,90 mm长针,距针尖2 mm做成朝向针尾沟槽)缝合,针尖达切口最低处,用7号丝线在钩针的沟槽上结扎一道,带出皮肤,同样方法,在切口相应对侧将7号丝线另一端带出皮肤,结扎该7号丝线,完成一针结节缝合,其余缝合方法同上。再缝合时,术后不足2周,仍保留的腹膜缝线(或腹膜和腹直肌后鞘的缝线),宜边拆线,边清除缝线附近坏死组织,边缝合,免得腹膜裂开,内脏脱出。1例剖宫产后切口感染,切口有4例旁道,每个约4 cm深,一层缝合无法消灭死腔,放二胶管引流(16号导尿管),每个引流管贯穿二个旁道,切口旁另戳孔引出。1例Miles术后会阴切口感染,肿瘤侧组织缺损多,一层缝合难以消灭死腔,放一胶管引流,切口旁另戳孔引出。一层缝合不能消灭死腔,宜放引流管,另有4例再缝合时置引流管。
1.4 再缝合后处理 再缝合后可出院,在门诊治疗。正常进食,多离床活动,腹部切口缝合后少坐位,坐位使切口折曲,不利愈合。4例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活动时加重,其中1例切口有血性分泌物,这是缝线对组织切割引起的,这样患者采取不引起疼痛的体位,术后3~5天,必要时可拆除1~2针引起疼痛的缝线,腹部用弹力腹带包扎,保护切口,免得裂开,形成腔道。一般术后第2天换药,轻压切口无渗液,再对合皮肤,以后不必换药,拆线即可。如缝合后第一天渗出较多,及时换药,渗出不足10 ml,压迫包扎消灭死腔,弹力腹带固定。渗出10 ml以上,切口深部放胶管引流(16号导尿管),固定在下边的缝线上。所有置入的引流管每日注安尔碘(安尔碘Ⅲ型,皮肤黏膜消毒剂,无醇型)3 ml,主要目的是保持引流管通畅,置管后5~7天渗出不足10 ml,拔除引流管,弹力腹带压迫包扎,消灭死腔。如引流管渗出较多,延迟拔管,直至不足10 ml拔管。如第2天换药时渗出多,或以后发现切口渗出多,均按上述方法处理。本组缝合后第1天换药置管2例,其中1例渗出多(约30 ml)置二个管,第2天换药置管5例,第3天换药置管1例。缝合后换药发现切口皮肤有水疱2例,由轻度血运障碍所致,剪开减张,1例第1天换药时,敷料为特殊的绿色,疑为绿脓杆菌感染,用2%醋酸湿敷3天,第2天绿色消失,均不影响切口愈合。一般缝合后2周拆线,置管的病例术后17~20天拆线,减张线间的皮肤缝合线,可缝合后3~5天拆除。有1例患糖尿病患者术后置管,分泌物黏稠,引流管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