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5.4-1论遗弃罪
论遗弃罪
摘要
遗弃罪,务而拒绝扶养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的犯罪客体应是公民受扶助的权利,相应的,其犯罪对象应该扩大为“没有自救能力的人”;客观要件中的“扶养义务”应从广义上解释为“扶助义务”,犯罪主体应是负有扶助义务并具有扶助能力的人,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在司法实务界,“情节恶劣”这一要素的正确认定成为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关键;从犯罪构成来看,遗弃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界限比较清晰,但是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出卖亲生子女行为的定性问题,却有着较大的分歧且尚未形成定论,区分其成立遗弃罪还是拐卖儿童罪,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在出卖亲生子女时是“以拒绝承担抚养义务”为目的还是“以出卖为目的”;正确综合判定客观要件中的“作为义务程度”成为区分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关键;当遗弃罪与虐待罪两者相伴发生时,遗弃行为与虐待行为构成牵连犯,须断定何种行为是目的行为以及何种行为是手段行为,从而“择一重罪”论处;关于遗弃罪共犯问题,其中扶助义务人共同实施的遗弃行为,成立遗弃罪共犯与否,主要是判断行为人是不是出于共同的故意而实施了遗弃行为;在扶助义务人和非扶助义务人共同实施遗弃行为的情况下,非扶助义务人是不能成为遗弃罪的共同正犯的,但却可以成为遗弃罪的其他共犯形式,比如教唆犯、帮助犯;遗弃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行为犯中的过程犯,存在未遂形态。
遗弃罪的立法存在着通过解释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在刑法典中的位置不合理、罪状表述存在缺陷、法定刑设置过于单一。建议将原妨害婚姻、家庭罪这一章当中的所有罪名都规定到侵犯公民人格权利类犯罪之后、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类犯罪之前,与此同时,将遗弃罪调整到侵犯公民身份权利类犯罪的最前列;把“扶养义务”这一表述修改为“扶助义务”,将遗弃罪犯罪对象的涵盖范畴扩大为“没有自救能力的人”;为遗弃罪增设单位犯罪;增设遗弃罪结果加重犯;完善遗弃罪单一的法定刑设置,增加一档刑期,区分基本犯和结果加重犯,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关键词:遗弃罪;犯罪构成;司法认定;立法完善
Abstract
Abandonment of the crime, and refused to support the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young, sick or other people who do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live independently, bear the righteousness, bad behavior. The object of the crime of abandonment should be the right of citizens to be assisted, correspondingly, the object of crime should be expanded to no self-help ability; objective elements of the maintenance obligations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a broad sense as support obligations Should be a supportive obligation and support the ability of people,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can only be intentional.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the bad of the elements of th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rime of abandonment and the crime of non-crim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rime, the crime of abandonment and trafficking in children more clear boundaries, but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sale of personal The qualitative problem of childrens behavior, bu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nd has not yet formed a conclusio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bandonment or traffick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作品(产品)民事强制执行的实施方案.PDF
- 佤族宗教的特质及其文化意义3.PDF
- 供求量同环比双降,出让金明显下滑.PDF
- 信托网集合信托产品日报(2013.09.11).PDF
- 信托网集合信托产品日报(2013.09.17).PDF
- 信诚补充工伤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条款.PDF
- 做大做强做优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改革.PDF
- 做信念坚定.PDF
- 做金融业务第一件事.PDF
- 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知识增益系列.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