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意”“趣”兼备 有效朗读xiugai.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趣”兼备 有效朗读xiugai

有效朗读 “意”“趣”兼备 东台市唐洋镇小学 224233 周 辉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中一项重要任务,朗读能促进学生语感的积淀,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朗读能加强学生对言语的感悟,朗读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美感、乐感、语感和情感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有效朗读 指导 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我们教师课堂价值的理想追求之一。但在现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却发现有的学生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有的学生拖腔十足,似小和尚念经;有的为朗读而朗读,学生一脸茫然……不经意间,我们的“朗读教学”出现了“低效朗读”甚至是“无效朗读”的现象。那么怎样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呢? 一、借词研读,润物无声 研读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对于外部的技巧不能生硬地概念化地教给学生。况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个性化的、多元的,学生的朗读也各不相同,用一个固定的,唯一的标准,或者按照教者的思路去牵制学生的思维和朗读都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特点的。因此,朗读指导不能陷入唯技巧的形式主义误区。朗读好的前提是理解和感受,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而只在技巧上下功夫,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没有帮助的。如何更好地读出味来?我认为,抓住一些具有特点的词语指导朗读会收获更多。 1.对待量词,不离不弃。 《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句中“挨挨挤挤”一词不仅写出了荷叶很多、很密,而且使得不易察觉的荷叶的生长过程变得形象可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荷叶生长过程的生气与可爱,可以说把荷叶写活了。学生在通过“挨挨挤挤”感受荷叶多和密时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词——“一个个”,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数量词,可它也能说明荷叶很多,怎样引导学生关注这个词语呢?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教者不直接点出该词,在学生通过“挨挨挤挤”感受荷叶多而密的基础上,让学生看课件,此时的课件与原文相比稍作变动,将原句中的“一个个”改成“一个”,学生发现这一变动后,师追问:“少了一个个字和原来的意思一样吗?”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再联系自己固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得出结论:“一个个”写出了荷叶的多,我们一样不能忽视。这时,再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数量词朗读体会,荷叶的多而密就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关注量词,注重细节,学生就会有收获。 2.提炼动词,传情达意。 《春笋》中的一系列动词,精当地表现了春笋破土而出、奋发向上的旺盛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雪儿》中“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喃喃”“轻轻捧起”等词语不只形象勾画了“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态,仔细品味,便可看出“我”此时此刻矛盾的心理,既盼望雪儿重返蓝天,,又对这只相伴已久、感情深厚的小信鸽依依不舍。心中深深依恋,话语自然“喃喃”,这样的人鸟告别情景让人久久回味…… 3.文中提示,不容忽视。 三年级教材在课文内部或结尾处,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同类型的提示语作用也不尽相同,从内容上看,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有的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的引导学生感受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抓住文中的提示语指导朗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评促读,披情入境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抓住文中的词句读出了兄弟俩的互不相让。现在,请你仔细读读大屏幕上的文字,再认真看看书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兄弟俩争论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生:书上多了一些词。 师:是哪些词呢? 生: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 课件上点击这三个词 师:这几个词是提示语,有了这些词的提示,我们就能把这几句话读得更好,先准备一下,待会儿看看谁读得更好。 生:(准备)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我没有看出很不服气的样子,再试试? 生:(再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瞧,有进步了。谁再来读?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从你瞪着的双眼中看出了不服气。还有谁想读? 生:(读)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