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钟南山院士序
前言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1)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2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3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4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5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6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7)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8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9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10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11)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12 )
P a r t1 心中有爱更健康 (13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1)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2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3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4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5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6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7)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8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9 )
P a r t2 调节饮食护心脏 (10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1)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2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3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4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5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6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7)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8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9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10 )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11)
P a r t3 少吃多动养肠胃 (12 )
钟南山院士序
贴近百姓的健康教育
十年,健康时报已由一个稚嫩的婴儿成长为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
在大众健康教育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认识和了解健康时报,源于前几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该报记者的采
访,当时记者给我送了报纸。如今在我的办公室里,每周都能看到健康
时报,时间充裕的时候就会翻一翻。这份报纸办得不错,内容很丰富、
很实用,在指导百姓防病治病和健康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
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城
市居民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大众健康的疾病,已由过去以急
性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如糖
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而肥胖、三高以及由
此引发的代谢综合征越来越严重,居民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2004年
卫生部发表的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公布的一系列数
字,给了我们一个很严重的警示。
疾病谱的改变带来的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部部长陈竺曾一再重
申,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
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
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医学模式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使健康教育变得格外重
要。向大众传播健康的知识和理念,有助于百姓树立健康的意识、掌握
防病治病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远离疾病、强身健体,提高生
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体健康有15%取决于
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
境,而60%取决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已经发现,80% 的心血
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
华医学会及时组建了科普分会,并适时地推出了健康大讲堂。
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
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因而,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健康教
育专家,健康讲座风起云涌、健康图书持续升温,健康教育日益成为大
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卫生部前副部长王陇德教授曾指出,每在健康教育方面投入1元
钱,就可以在防治疾病上收到6~10倍甚至更大的效益。近年来,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取代急性传染病,已成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开展体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x VIP
- Illustrator教程Illustrator绘图技巧Illustrator经典实例Illustrator网格工具绘制逼真花瓣.pdf VIP
- 民企混改公司合作协议书10篇.docx VIP
- 如何免费申请QQ号申请qq号方法.docx VIP
- Illustrator进阶技巧.pdf VIP
-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docx VIP
- 海蜘蛛渠道商管理制度.doc VIP
- 5.黎曼几何初步.pdf VIP
- 同城灾备中心建设情况及业务持续性演练方案汇报.docx VIP
- 2025年二十四节气养生:立秋—处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