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因素理论讲解
双因素理论
组员:刘青青 陈庆丽 吴晗桐
唐嫚 赵健 白世彦
武杨晞旎
目录
提出者简介
理论概述
与需要层次理论的联系
双因素对满意(不满意)新解
在实际生活应用
提出者简介
双因素理论 (激励保健理论) 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
理论概述
保健因素(外在的)
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薪水
公司政策和管理
技术监督
工作条件
人际关系
理论概述
激励因素(内在的)
激励职工工作热情
工作本身
认可
成就
责任
与需要层次理论的联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感情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双因素对满意(不满意)新解
传统:
满意
赫:
满意
不满意
激励因素
没有不满意
(有)
(无)
(有)
(无)
保健因素
不满意
没有满意
在实际生活应用
管理当局
保健因素必需
达到一定度
激励因素
量才录用,各得其所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