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西大瑶山仁厚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pdf

广西大瑶山仁厚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4 卷 第 1 期 Vol.24 No.1 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b. , 2016 年 2 月 2016 广西大瑶山仁厚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研究 1 2* 王强 ,杨永强 1.中铁资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北京 100039;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大瑶山地区是广西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金矿资源在全区占有重要地位。 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金 矿点较多,目前已发现的中、小型金矿床(点)有 150 多处。 基于前人研究,对大瑶山地区典型金矿的地质特 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仁厚金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 仁厚金矿是大瑶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 金矿,具有大瑶山地区石英脉型金矿的基本特点 。 矿区无岩浆岩出露,地层以寒武系小内冲组为主。 矿区构 造较为发育,以 NE 向、近 EW 向为主。 仁厚金矿属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和石英脉 中。 通过对比仁厚金矿与大瑶山地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提出了寻找破碎带型金矿的找矿思路。 关键词:石英脉型金矿;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找矿方向;大瑶山;广西 中 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18 (2016)01-0041-05 DOI :10.11872/j.issn.1005 -2518.2016.01.041 引 文 格 式 :WANG Qiang ,YANG Yongqiang.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Renhou Gold Deposit in Guangxi Province [J ].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24 (1):41-45.王强,杨永强.广西大瑶山仁厚金矿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2016 ,24(1):41-45. 大瑶山地区位于广西自治区中东部,该区有色 的思路。 金属及贵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该地区是广西 著名的金矿集中区,盛产石英脉型金矿 [1] 。 近期 1 区域地质概况 在该区发现了圆珠顶、大黎等与花岗岩有关的斑岩 大瑶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古板块与 型铜钼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大瑶山地区西起 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 区域上属钦杭结合带南西段 金秀、贵港一线,东至两广边界的连山、封开一带, 的南岭复合带,位于大瑶山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带 北至蒙山、昭平和贺州,南至桂平、平南、藤县和梧 [3] 中 。 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地槽—准地 台—大陆 州,面积近 2 [4] 18 000 km ,为一个由寒武系和少量震 边缘活动带的演化历史 。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 旦系组成的隆起区,构造线方向为 EW 向[2] 。 区内 武系浅变质砂岩、粉砂岩、泥岩、碳质页岩和少量灰 典型的金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产于破碎带(或地 岩, 以及南华系培地组硅质岩夹泥岩和粉砂岩,泥 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 部分典型矿床(如古袍、桃 盆系主要为底砾岩、砂页岩和灰岩, 白垩系 以凝灰 花金矿)的石英脉外侧或破碎蚀变带中发现了破 岩为主[5] 。 区内褶皱以 近 EW 向大瑶山复式 背斜 碎带型金矿体。 与典型矿床类似,仁厚金矿床矿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