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人为何喜爱这三大旅游胜地三峡桂林浙东
古代中国人为何喜爱这三大旅游胜地三峡桂林浙东?
2013-04-09 14:42 《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4月 撰文/单之蔷
行船是游览山水的最好方式
画中的渔翁正划着他的扁舟,从云烟里向我们行来,河流两岸左右交叉的青山,自他身后渐行渐远,那是他早已看过的风景,但如果不舍,还可随时回首流连。这是行船的最大好处:往前看,两岸风景拱手相迎,由远及近地次第展开,像是电影的预览;回头观望,来时路上的风物再次映入眼帘,犹如电影的回放。假如值得驻足的风景全在河流两岸,船只便是游览这绵长画廊的最好方式——它既是空间通道,来去自由;又是时间通道,可前可后,最宜游目骋怀。这正是舟楫时代盛产诗歌的秘诀,古代的每一首山水诗也许都产生于这样一次孤舟之旅。摄影/刘丽莉。
(一) 古代中国的三大旅游胜地
1-1 如果有人问: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中国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我的回答是这三个地方:三峡、桂林、浙东。为什么这样说?有诗为证,这三个地方被古诗吟咏得最多——据统计,描写桂林的诗已有一万多首;写三峡的诗肯定比桂林多,我没有做具体统计,只是估计,因为《唐诗三百首》中没有写桂林的诗,写三峡的却有12首之多;而浙东,仅是写于唐代的诗就有一千多首。三峡和桂林受到推崇,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们至今还受人青睐,我要着重说的是浙东这个地方。今人可能不解古人为何喜爱浙东,这里虽然风景依旧,但今人已经不像往日那样痴迷。这里说的“浙东”,是指今绍兴、宁波、台州所在的区域。这个区域里有3条主要山脉: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一条名为“剡溪”(今“新昌江”,下游称“曹娥江”)的河流及其一条条支流,贯穿于这些山脉之间。
1-2 有人统计:唐代诗人中有342位来过浙东并留下了诗歌,这个数字占《全唐诗》诗人总数的16%,而且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唐才子传》共收才子278位,游过剡溪的便有174位,超出总数的一半。
1-3 李白就曾四到浙东,三游剡溪,两上天台。他的一首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被选入中学课本,中国人大都知道,许多人甚至能背诵下来,但是现代人如果去了这座让李白魂牵梦绕的名山可能会大失所望。甚至那条大名鼎鼎、引无数诗人竞折腰的剡溪,今人看了也会迷惑不解:这条河流真的比其他地方的河流美吗?
1-4 由此,我产生了一系列问号:为什么古人认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是这三处?为什么见过秦岭、去过峨眉的李白,对浙东的天姥山顶礼膜拜?为什么那么多诗人来吟颂浙东的一条河流——剡溪?千百年过去,为什么三峡和桂林今天仍然是旅游胜地,浙东的剡溪却辉煌难在?
古代中国人为何喜爱这三大旅游胜地?(2)
2013-04-09 14:42 《中国国家地理》
何处才是孕育诗歌的沃土?
在众多因为受自然山水启发而进行创作的案例中,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江的故事,流传度最广。但《富春山居图》与其说是对黄公望的嘉奖,不如说是对浙江山水的嘉奖,因为画中灵感全源自现实里的山水。不只绘画,受这山水启发而衍生的诗歌更是不计其数。苏东坡曾在行经富春江沿岸的七里濑时,写下著名的《七里濑》,全诗以“一叶舟轻,双桨鸿惊”起头,以“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收尾,这暗示了行船与诗歌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道明了浙江山水俱佳,是孕育诗歌的沃土这一事实。也许因为这个原因,生长在苏州的明代大画家沈周,因为不能身处黄公望所在的浙江山水里(只好在自家后院经营园林),但心向往之,才临摹出这幅《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二) 山水诗为何滥觞于浙江?
2-1 我注意到,三峡、桂林、浙东这三个地方有一个共通之处:河流密集、水网密布。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的李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沿长江逆流而上的杜甫在吟诵这些诗篇时,有谁注意到“船”这种交通工具?其实船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假如没有船,中国能否产生山水诗都是一个问号。
2-3 中国的山水诗诞生在浙江东南部的楠溪江上。1500多年前,乘船在楠溪江上流连徜徉的永嘉太守谢灵运被这里的山山水水所触动,随口吟出了一首首描述山水的诗。由此,中国的山水诗开始滥觞。
2-4 到了唐代,浙东这块溪流纵横、河湖遍布的土地,忽然成了全中国的旅游胜地,其中剡溪最为闻名。剡溪虽然不是一条大河,但是通过浙东密布的水网,使它与当时浙江的一条条河流沟通起来,甚至越过钱塘江,与长江水系连接起来。用今天的话说,这个地方虽小,但交通发达。
2-5 一个个诗人来了,有如过江之鲫,原因很多,但我以为“船”这种出行工具,是理解问题的关键。
古代中国人为何喜爱这三大旅游胜地?(3)
2013-04-09 14:42 《中国国家地理》
(三) 舟楫这种工具构建了怎样的世界?
3-1 北京大学的吴国盛教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厌氧发酵举例2013(三).ppt
- 原创精品课件 小石城山记3.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新闻评论时文短评公开课.ppt
- 原创高中语文精美课件 留取丹心照汗青.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言文阅读《劝学》公开课.ppt
- 原创高中语文精美课件 陈情表6.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综合记叙文记叙文的选材指导.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综合记叙文写作之语言风格篇.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综合如何读懂诗歌ppt.ppt
- 原创高中语文精美课件 项脊l轩记3.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