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抢救器械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抢救器械临床应用

抢救器械的临床应用 抢救时“三到位” 抢救车 吸痰器 氧气 简易呼吸器 气管内插管术 吸痰术 口咽通气道 开口器 舌钳子 简易呼吸器 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性能与装置  简易呼吸器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迅速方便,易于携带,通气效果好等优点。主要由弹性呼吸囊、呼吸活瓣、贮气袋、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 面罩 适应症 1、呼吸心跳骤停,紧急情况下来不及连接呼吸机或急救场地无法安装呼吸机时。 2、没有自主呼吸的病人运转。 3、手感气道阻力或肺胸的顺应性。 4、给机械通气患者翻身、吸痰、更换气管导管时,或呼吸机出现故障时临时代替。 操作程序 1、评估: (1)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 证,如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等。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 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使贮气袋充盈。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 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 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 下颌。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贴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5、(1)单手挤压呼吸囊(EC)方法: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紧压使之与病人口鼻紧合,其余三指放在颏下以使病人头呈头仰位,用右手挤压球囊。 5、(2)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操作程序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潮气量就足使胸壁抬起。 (2)呼吸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防止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分,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 7、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 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 廓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 命体征、氧饱和度等。 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 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1/2为宜,亦不可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简易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 5、呼吸器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清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 气管内插管术 1 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梗塞。 2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3便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适应症 1、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困难,需行人工加压给氧或辅助呼吸。 2、心跳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术。 3、各种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者。 4、颌面部、颈部等大手术为保持呼吸道通畅。 5、痰多不能自行咳出,需行气管内吸痰者。 6、婴幼儿气管切开前需行气管插管定位。 相对禁忌症 喉水肿 急性(喉)咽峡炎 气管部分横断 升主动脉瘤 出血素质或有出血向者 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用物 一次性气管插管包 气管导管的选择 气管导管由质地坚韧、无毒、无刺激、无过敏的原材料制成。 一般成年男性:7.5—8.5mm(ID) 女性: 7 — 8 mm(ID) 紧急情况下无论男女都可选用7.5mm 操作步骤 1、摆放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清除松动牙齿及义齿,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充分后仰,以便口、咽、喉呈一条直线(颈椎伤患者除外)。 2、暴露声门: 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口唇及上下齿,左手紧握喉镜柄,将喉镜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后居中,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 缓慢地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第一解剖标志)、再循咽部自然弧度慢推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即可见到咽和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