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澳大利亚F1世界杯赛见闻和新技术探析.docVIP

2013澳大利亚F1世界杯赛见闻和新技术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澳大利亚F1世界杯赛见闻和新技术探析

2013澳大利亚F1世界杯赛见闻和新技术探析2013年3月20日,中国自由飞航空模型代表队选手吴芸生、邹炯宇、张红军、袁伟和翻译郝东明一行5人远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纳兰德拉镇,参加“南十字星”杯和“自由飞联盟”杯航空模型自由飞世界杯赛。这两站比赛的赛场均设在纳兰德拉一个长、宽均达十几千米的牧场上,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空气清新,是非常理想的自由飞赛场。 一、比赛历程 2013年3月25~26日,“南十字星”杯首先开赛。来自英国、乌克兰、澳大利亚、中国、瑞典、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的近百名选手参与角逐(图1)。实力强大的乌克兰队派出了瑞恰(图2,Igor Vivchar)、瓦西里(Vasily)、阿列克谢安德若夫(Aleksandrov,2011年阿根廷自由飞世锦赛F1C个人第3名获得者)等世界顶级高手参加F1A、F1B、F1C所有项目比赛,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25日,在F1B国际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预赛中,经过7个小时7轮艰苦奋战,中国队袁伟和吴芸生获得了次日的决赛资格。 26日早上7点30分决赛正式开始(图3、图4),共有4人参加。放飞时风速较大,中国队的模型飞机爬升高度较高,稍占优势。但随着动力结束,模型转入滑翔阶段后期后,出现了波状飞行,较为不利。最终,冠军被东道主澳大利亚队的Vin Morgan获得,袁伟获亚军(图5),另一位澳大利亚选手R Blackam获得第3名,吴芸生获第4名。 澳大利亚的袋鼠非常多(图6),回收模型时,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深草里邂逅野生袋鼠。当时,它站在草从里,足有1.8米高,我们靠近一些它就跳开几步,然后回过头看着。这样重复了几次,好像要引导我们去寻找模型一样,十分有趣。不过人一多,袋鼠就一跳一跳地远去,消失在草丛里。 F1B决赛刚一结束,F1C项目便拉开了序幕。中国队邹炯宇上场参赛时(图7),风速越来越大,平均达到了每秒七八米。因为每轮飞行模型飞机都会被吹到5千米以外,回收工作变得很困难。队员们发扬了团结协作的老传统,齐心协力及时回收模型,保证每一轮比赛都能正常飞行。 经过一天苦战,邹炯宇获得冠军,胜利的喜悦使大家都忘记了疲劳。亚军则由乌克兰选手阿列克谢安德若夫夺得,澳大利亚选手Terrv Bond获第3名。 “自由飞联盟”杯比赛于3月27~31日举行,中国队参加了F1B、F1C、F1G项目。在F1B比赛中,由于风太大,为保证中国队整体上获得好成绩,吴芸生顾全大局,主动放弃了参赛,到下风区帮另2名队友回收模型,最终使得比赛顺利进行。袁伟和张红军预赛取得了7轮满分(图8),顺利进入决赛。 31日清晨的F1B决赛,共有5人参加。中国队总结分析了“南十字星”杯F1B项目失利的原因后,重新制定了应对策略。最终,袁伟以342分的成绩获得冠军,张红军以313分获得亚军,而“南十字星”杯F1B冠军Vin Morgan以259分获第3名。 F1B项目结束后,F1G项目开赛。经过5轮艰苦角逐,吴芸生获得冠军,袁伟获得第3名。 二、赛场见闻 1.层流翼型 层流翼型在F1A国际级牵引模型飞机上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倍受F1A选手的青睐。尽管它对总飞行成绩的大幅提高没有显著效果,却能使模型的弹高增加近20米,达到不可思议的100米左右,从而增加模型吃到上升气流的机会。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近年来,F1B国际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选手也开始尝试使用层流翼型。乌克兰名将瑞恰(Igor Vivchar)这次就带来了他的层流翼型模型飞机(图9)。他介绍说,这架层流翼型模型飞机爬升的高度有所增加,但无法确定可以增加多少米以及总飞行成绩能否明显提高。 中国队袁伟也选用层流翼型模型飞机参赛(图10),受到大家关注。赛前试飞时,瑞恰、保罗等外国选手都被吸引过来观看(图11)。而当袁伟在31日的决赛中,以342秒的成绩夺冠后,马上又有外国选手过来询问,冠军机是不是那架层流翼型模型飞机(其实并不是)。由此可见,F1B上使用层流翼型还处于试验阶段,各国选手们对这项新技术的关注度非常高。 2.模型跟踪器 由于这次世界杯比赛期间,一多半是大风天气,因此模型往往会降落在距起飞线5~10千米远的地方。为便于回收,国外选手几乎都在自己的模型飞机上装了跟踪器。这些跟踪器虽然只有几克重,但性能很好。 模型飞机飞远后,他们并不急于追赶,而是用望远镜紧紧盯住,记住大致方位。待模型降落后,才用专用接收器或可调频对讲机,接收跟踪器发来的信号,以此判断精确落点,骑单车或步行走去,很容易找回模型。从放飞到回收模型,通常都是参赛者独立完成,效率很高。 中国队使用的跟踪器效果不好,模型落到草地上后,发射信号会变得很弱,要走到距离模型很近的地方才能收到。因此,中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