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BM中国云-周密包裹着能量
IBM中国云:周密包裹着能量
输赢的故事
当Amazon从IBM手里抢走了美国中情局价值6亿美元的大单时,业界反映激烈,哗然声和欢呼声交织一片。此事被解读为互联网精英们在云计算市场里程碑式的胜利。说到原因,终究是因为被视为云计算老牌劲旅的IBM输给了互联网新锐的缘故。
很快,IBM就让全世界知道了“姜是老的辣”这话的力量——时隔一个月后,IBM以近乎优雅的姿态宣布成为美国内政部首要云服务供应商,在未来10年内将获得约10亿美元的收益。有趣的是,解读此事的声音不多,似乎IBM的胜出是理所当然的——早在多年前IBM就推出了整体云计算解决方案SmartCloud,在私有云领域的能力强大,市场非常清楚这一点。
然而,IBM在云计算市场的风光似乎只局限在私有云市场。在以Amazon、Google为带代表的互联网精英们跑马圈地、推倒一堵堵围墙的公有云领域,IBM看上去有些黯然。
IBM在公有云领域落后了吗?实际上,IBM针对企业用户推出的公有云服务平台SCE以及SCE+,目前已在全球的6个数据中心部署了8个PoD(资源池)。从生意角度,IBM的云计算收入达到75亿美元,也算得上是庞大的生意了。可是,相比于Amazon AWS、微软Azure的“流行”,IBM SEC市场声音单薄,对许多人来说甚至是陌生的。不过对于那些正在使用SEC云服务的企业来说,这一点也不尴尬,因为IBM公有云天生注定就是为他们这样的企业客户服务的。相比于个人云服务市场的热闹,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级公有云的调子自然不高。
今年第二季度,IBM高调了一把,宣布收购SoftLayer。这家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IaaS供应商,在全球拥有跨越美国、亚洲和欧洲的13个数据中心,拥有多达21000个从Web创业公司到大型跨国公司的客户。如果SoftLayer与IBM苦心经营多年的SmartCloud云服务相结合,似乎是注定的赢家。IBM是全球最大的外包服务提供商,也是全球最大的IT咨询服务提供商,其在企业级系统上的实施交付和管理能力独一无二,结合SoftLayer得到市场认可的运维经验,获得了业界相当积极的评价:“收购SoteLayer之后,IBM在公有云市场、尤其在IaaS和PaaS领域的实力将大幅度提升。”
不过在中国市场,IBM的公有云一直停留在传说阶段。众所周知的经营资格等问题,把IBM挡在了被认为潜力巨大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之外。直到6月份,微软突破政策堡垒,通过借壳世纪互联的方式,成为第一个将公有云平台落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后,IBM的中国公有云策略也逐渐浮出水面。
布局中国云:“拿来主义”
7月的北京,白天烈日炙热,夜间充斥着震撼人心的电闪雷鸣,仿佛每一天都在孕育巨变。就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IBM以毫无豪华之气的场面,宣布与一家名为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签署公有云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横跨设计、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涵盖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根据该协议,IBM将与首都在线共同构建公有云平台,IBM承接该平台的设计、研发、构建,并全面参与该平台建成后的管理工作。该平台将于2014年初正式上线提供服务。
这是IBM公有云战略落地中国的第一步,有些出乎意料地平静到来,倒是令市场有些措手不及。与6月份微软以近乎夸张的高调宣布公有云落地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BM的这个动作显得太过低调。选择的合作伙伴——首都在线似乎也是一个远离喧嚣热闹的低调者,市场的讶异可想而知。
“首都在线是中国最早的IDC服务提供商之一,拥有完善的数据业务运营体系、完备的资源和市场规模,在云计算市场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当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曲宁这样介绍的时候,听者多带迷茫表情,而风格硬朗的曲宁会以温和的口气不紧不慢地进一步解释:“我们成立于2005年,2009年全面转向云计算业务。我们是一家完全客户驱动的公司,完全是跟着客户的业务需求一步步走到今天。2010年在新三版挂牌,2011年4月武汉公司成立,2012年的12月上海公司成立。我们要为高速成长的互联网提供触手可及的云服务。”
比起世纪互联以及鹏博士等,首都在线的规模确实不占优势,但其一直坚持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使得它能够将更多关注力聚焦在高效运营和优质服务方面。所谓“轻资产”模式,就是不自建数据中心,而是以运营为主。硬朗、温和、绵长,这符合IBM的一贯风格,也许正是这种特质打动了IBM——无论IBM还是微软,外资拿到中国公有云市场运营资质的其中曲折和多磨可想而知,所以在选择本地合作伙伴时格外谨慎。据说IBM考察了很多家具备公有云服务能力的本地企业,最终选择了首都在线作为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