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问耕耘莫问年 爱岗敬业铸师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问耕耘莫问年 爱岗敬业铸师魂

只问耕耘莫问年 爱岗敬业铸师魂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也是“师魂”的体现。它既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生涯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日常行为规范和内在道德品质的总和,又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刻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具体而言,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说明,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一个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时下,全社会都在寻找和强调师德建设,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有效加强师德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对此,我们每一名教师必须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做到内外兼修、德才兼备和爱岗敬业,使自己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 一、爱岗敬业铸师魂,于无声处显风范 师德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教师始终肩负着教育万民、培育万代、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教师这一职业为中国历代社会所推崇,并且有着很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早在2000多年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创办了第一所私塾,并提出教师要“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等教育理念。[2]孔子之后,墨子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3]接着,孟子又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培养人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4]到了唐代,韩愈不顾流俗,写出《师说》一文,倡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5]到了宋代,朱熹又提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的理论,[6]这是把师德的要求推向极致。进入20世纪,许多著名作家,诸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叶圣陶、朱自清和冰心等都曾从事过教育工作,他们均非常重视师魂的铸造,对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对教师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均有着十分清醒又深刻的认识――“教育信仰、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等是教师人格诸要素中的核心构件”。[7] 在众多的著名作家中,笔者个人认为朱自清是伟大的师德楷模,他积极倡导“只问耕耘莫问年”的师德理念,且三十年如一日地辛勤从教。朱自清认为,教育者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坚贞的教育信仰,其人生理想应该超乎功利之上。所谓“健全的人格”,即“为学”与“做人”应并重。所谓超乎功利之上,即教育者不但要做一个能干而有用的人,更要做一个正直、坦白和勇于担当的人! 在朱自清看来,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者首先应严于律己,树立健全人格的标杆,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学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朱自清就已经是清华大学的知名教授,他用自身榜样的力量成为学生的生活导师和道德教员,激励学生努力塑造良好的品行。抗战期间,朱自清除了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还兼任五华中学的国文课,住所离学校很远,但他风雨无阻从不误课。有一次因西南联合大学临时开会,又无电话可打,他就一大早跑到五华中学请假。作为一名教师,朱自清上课认真,深受学生爱戴,学校还特地邀请他写校歌,歌中唱道:“还我大好河山,四千年祖国重光,责在吾人身上”。[8]诗言志,歌咏情,至今读来仍令人心头一热,气血奔涌。 总之,只有那些有着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谦逊品质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爱;只有那些身上体现着智慧、知识和道义的力量,具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的教师,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才会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人格的升华。 二、甘做泥土护花木,与时俱进培师德 教师既是文明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汉代儒学家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指出,为人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即“智如涌泉,行可以为表仪”。[9]这就是说,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质、作风和行为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言行起着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道德面貌在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计算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某种角度而言,教师的言行重于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格素养,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 一个没有职业操守的人,即便知识渊博也无法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相反,一个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