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冷器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为探讨水冷器对热声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本文在一台脉管制冷机中对传统翅片式、传统壳管式以
及新型套管式等多种结构的水冷器展开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功率较小时,各种水冷器对制冷
机制冷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大功率条件下,新型套管式水冷器相比于翅片式水冷器和传统壳管式
水冷器能显著提升制冷机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新型套管式水冷器中水力直径、接触热阻、
换热器长度等的影响。在制冷机输入声功为2170
W ,压比为1.27时,相比于传统翅片式水冷器,采用新型壳管式水冷器的制冷机效率提升了7.8%,水冷
器入口的气体温度降低了16.5 K。
关键词:壳管式水冷器;大功率;脉管制冷机
0 前言
脉管制冷机具有结构简单、振动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一直
[1]
受到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功率制冷机
[2]
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低温制冷机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功率脉管
制冷机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2003年,Zia成功研制出一台液氮温区大功
率单级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可提供300
W制冷量,其相对卡诺效率达到19.2%[3] 。2007年,Potratz等人成功研制出一
台在77 K温度下能够提供1.1
[4]
kW冷量的斯特林脉管制冷机 。2014年,胡剑英等人研制了一台高效的大功
率同 型斯特林脉管制冷机,可以在80
K获得520W制冷量,相对卡诺效率为18.2%[5] 。同年,胡剑英等人研制了一台
用于天然气再冷凝的同 型脉管制冷机,在120 K制冷温度下可以获得1.2
kW 的制冷量,最大相对卡诺效率超过20%[6] 。
随着制冷机朝大功率方向发展,水冷器尺寸将会被放大,目前的脉管制
冷机中的水冷器主要为翅片式结构,随着尺寸的增大,翅片变长,其顶部温度
[6]
会远高于翅片根部温度,大大降低了换热性能 。水冷器是将回热器热端热
量传递给环境的部件,对制冷机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减小水冷器径向传
热温差,壳管式换热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采用壳管式换热器作为制冷机的
水冷器时,内外侧换热面积基本相等,但水侧换热系数较高,而在气体侧换热
系数较低,因此需要对内侧进行换热强化;同时,小水利直径和较大流通面积
难以在壳管式换热器中同时得到满足。基于此,中科院理化所提出了一种新
型套管式水冷器,这种水冷器的整体结构跟壳管式换热器类似,但是在每个
大直径管子内焊接了若干根小直径管子作为换热翅片,以增大气体侧的换热
面积,强化换热性能。[7,
8]本文将对这种套管式水冷器的水力直径、长度、接触热阻等对制冷机性能的
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传统翅片和管壳式结构的水冷器进行比较。
1 水冷器介绍
实验中用到的水冷器结构如图1所示,为方便区分,六个水冷器分别用a,
b ,c,d,e,f来命名,其中水冷器a采用翅片式结构,b采用传统壳管式结构,c、
d、e、f采用的都是新型套管式结构,在每个大直径管子内套有4根小直径管子
,该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气固换热面积较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和
工艺难度。这四个水冷器在加工工艺和尺寸上有所不同,其中水冷器c的管内
小管在加工中已压变形,并非是规则的圆管,其截面如图1.c所示。水冷器d、e
、f的管内小管都是规则的未变形的圆管,e的大管和小管没有经过焊接连接,
f的长度为以上水冷器长度的一半。六个水冷器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
a翅片式水冷器 b传统壳管式水冷器
c新型套管式水冷器(不规则) d新型套管式水冷器(规则)
图 1.水冷器结构示意图
考虑到太大的水力直径不利于换热,而太小的水力直径将会导致较大的
声功损耗,因此在前期的设计中,针对不同结构设计了相应的水力直径等参
数,从而保证水冷器有合适的孔隙率和气固换热面积。
本文在上述几种结构水冷器的基础上,从结构、水力直径、接触热阻、尺
寸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对比了不同水冷器在实验中的表现,重点考察了新
套管式水冷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陈海山-2003-欧亚积雪异常分布对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I_观测研究.pdf
- 陈海山-2003-欧亚积雪异常分布对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II_数值模拟.pdf
- 陈海山-2005-青藏高原单点地气交换过程的模拟试验.pdf
- 陈海山-2005-陆面模式CLSM的设计及性能检验II_模式检验.pdf
- 陈海山-2006-植被覆盖异常变化影响陆面状况的数值模拟.pdf
- 陈海山-2010-CLM3_0对中国区域陆面过程的模拟试验及评估_土壤温度.pdf
- 陈海山-2012-欧亚大陆冬季雪深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pdf
- 陈海山-2013-欧亚大陆中高纬积雪消融异常对东北夏季低温的影响.pdf
- 陈书涛-2011-气温及降水变化对江苏省典型农业区冬小麦_水稻生育期的影响.pdf
- 复杂性与智能化:从Church-Turning Thesis 到 AlphaGo.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