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丰富的存在,自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身覆“民族魂”的大旗逝世之日始,鲁迅传统即已形成,它是20世纪“所形成的现代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代表,同时它并不排斥其它传统的存在与价值”①,由此得到不断的阐释与发展。鲁迅传统在解放区、国统区和“孤岛”上海,分别得到各有重点的强调和继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对鲁迅传统的解释,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最终成为当代中国的权威阐释话语。作为“干校人写干校事”② 的干校文学,在当代文学史叙述中被化约归类、删繁就简,往往被划入“文革文学”和“反思文学”等更大的范畴之中加以论说,被看成为“归来者”的“历史的记忆”③表达。这样的观察视点,无疑忽视了作家在“五七”干校时期写作的日记、书信和相关文学作品。有学者将干校文学视为“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与巴金的《随想录》、孙犁的《芸斋小说》等反思文革之作一起,共同“建筑起个人心灵深处的‘文革博物馆’”④,这种论述无疑也有对于“五七”干校时期的“潜文本”的忽视,同时更遮蔽了干校文学的多元复杂性。从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的关系入手,可以充分展示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还原干校作家的真实创作心态,可以解开若干文学史上的未解谜团。   一   在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鲁迅风》创刊。创刊号上载有唐?写作的《鲁迅的杂文》,文章将“鲁迅的表现在杂文里的思想和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全面性地、立体性地阐释了鲁迅杂文的精神,认为“反抗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批判的人生”、“解剖的态度”是作为“教养”存留在鲁迅的“每一个细胞里”,从而使得鲁迅的杂文      * 本文系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09]126)的成果之一。   “愈见其泼辣、深刻”,鲁迅杂文的风格是“泼辣的,以示韧;是热烈的,以示爱;是从容的,以示理智;是讽刺的,以示抗争;是幽默的,以‘给人愉快和休息’”,因此,鲁迅杂文“确是一部史诗”。这篇文章标示出《鲁迅风》的创刊宗旨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而由于鲁迅精神具有与世界、社会无限的联系性,所以许广平在《鲁迅风》创刊不久后著文强调“更非专为研究鲁迅而作的。因为目前的需要,不是注重个人,而是全世界,以及社会的多方面的描写”。经常在《鲁迅风》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有“浑厚圆润”的唐?、“泼辣雄健”的巴人、“典雅潇洒”的柯灵、“清丽热切”的文载道等,他们以风格各异的个性化创作,在抗战岁月中张扬了鲁迅高亢激越的爱国精神。据文学史家研究,《鲁迅风》“在整个战时中国文学中,其对鲁迅杂文精神的追求最执着,理解最深刻,而其实践也最有效”⑤。当时生活在“孤岛”上海的小说家张爱玲,被王富仁誉为“女性小说家中的鲁迅”,理由何在呢?王富仁解释说:“她像鲁迅一样俯视着人类和人类文化,并且悲哀着人类的愚昧,感受着人生的苍凉”,“鲁迅小说的气度表现的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气度、现代中国文化的气度、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气度,他体现着中华民族在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挑战时不甘堕落、勇于自立的精神,而张爱玲小说的气度表现的则是现代女性的气度,现代女性文化和女性文学的气度”,她的小说超越了世俗,跃升至“大气”、“开阔”的境界⑥。由此可见,鲁迅传统在张爱玲的小说写作中得到了独具个性的继承和发扬。   创刊于国统区桂林的《野草》,刊名直接来源于鲁迅的散文诗集子,清楚地标示出《野草》将要走继承鲁迅传统的路子。聂绀弩是《野草》作家群中杂文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他在该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形制短小精悍、思想内容深刻犀利的杂文和散文。如杂文《历史的奥秘》以古讽今:“我们把岳武穆当作神圣,把秦桧当作反派代表,很少是关于他们个人人性的问题;虽然人性的美恶,往往是一个重要枢纽;倒是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所演的角色,就是说他们所尽的任务,所能发生的作用。一个人演了神圣的角色,他的一切缺点,一切过失,甚至一切罪行,都被他所尽的任务遮住,洗清了。不但这样,还有许多实际上与他毫不相干,而在当时是可能的神圣的传说,都全被加到他头上,使他更为神圣。”这就是历史的奥秘,也正是历史的可怕之处。在《野草》杂志上,聂绀弩还刊载了数篇研究、宣传、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如《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就是一篇文采与思想兼胜的文艺论文。该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来解读鲁迅的《野草》,认为:“《野草》是鲁迅先生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书,是理解他的锁钥,是他的思想发展的全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枢枢;不过,同时也是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不能不向前迈进一大步的忠实的反映。”这篇研究文章,在鲁迅的《野草》研究史上至今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野草》杂志继承了鲁迅传统中的优秀的韧性战斗精神⑦。秦似在《代发刊词》中写道:“弄一点笔墨,比起正在用血去淤塞侵略者的枪口,用生命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