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之俊被时代遗忘的画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之俊被时代遗忘的画家   孙之俊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漫画和连环画的先驱者之一,而且是卓有贡献的美术教育家。但是提起他来,甭说“文革”以后出生的人,就是建国以后出生的人,大概也鲜有所闻了。   三四十年代,京剧界有“南麒(麒童)北马(连良)”,国画界有“南张(大千)北溥(心?)”,漫画界也流传着“南叶北孙”之说,南叶即指沪上的叶浅予,北孙就是北京的孙之俊,可见孙之俊先生当时的社会影响和在美术界的地位了。         《武训画传》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37年,孙之俊先生创作了《武训先生画传》在天津《大公报》连续发表,当时是段承泽文,孙之俊画。1943年在重庆办育才学校的陶行知先生看到后,备极称赞,曾说:“影响社会上产生许许多多的‘新武训’,武训是好人,好人越多越好!”并亲自作跋,6次再版。而且还将《画传???的文字部分译成英文,介绍给苏联、加拿大、印度、英国等国际间进步的教育界朋友。尽管如此,他感到手头这个版本,在时间空间和历史观点评价上,都需要加以修正补充,过去有很多应该说的话,都不能畅所欲言,甚至都规避了去。另外也看到其他的几个版本,多位南方人制作,生活环境、用具都不对,所以有一次对李士钊先生说:“你将来一定到北平找到孙之俊先生,请他再画一套精美的《武训画传》!”   1950年李士钊任上海武训学校的校长。说起来,他的老家离武训的故乡只有几十里路。自幼便听到很多老人和乡亲们对武训的赞誉和传说,武训那种锲而不舍的行乞兴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他花了20多年的时间,搜集采访了有关武训生平的大量史料,并编辑出版过《武训的传说》。这本书为著名导演孙瑜改编创作电影《武训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他还牢记着陶行知先生的嘱托,便专程到北京找到孙之俊先生。结果二人的想法,正是一拍即合,都认为新中国诞生了,时代变了,社会变了,群众观点也变了,应当放手把武训先生的真实精神,深切地刻画出来,使武训未竟的遗志和事业,得到彻底的解放和发扬光大。说干就干,进展很快,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合作完成了《武训先生画传》。1951年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孙瑜、赵丹、李士钊、孙之俊分别写了序,郭沫若不但题写书名,而且还手书题词:   在吮吸别人的血以养肥自己的旧社会里面,武训的出现是一个奇迹。他以贫苦出身,知道教育的重要,靠着乞讨,敛金兴学,舍己为人,是很难得的。但那样也解决不了问题。作为奇迹珍视是可以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里面,不会再有这样的奇迹出现了。   天有不测风云。未料,当年的5月20日,人民日报突然发表了《应当重视电影的讨论》,迅即在全国范围内便开始了铺天盖地、上纲上线的大批判。接着孙之俊和郭沫若、田汉、赵丹、孙瑜等一切宣传过武训的人皆纷纷做了检查。孙之俊的《检讨我画的错误》发表在6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该报还做了“编者按”。应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文化艺术领域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批判行动。   以后,孙之俊先生也就迅速地在美术界销声匿迹了。他易名孙信,一方面默默地埋头于美术教学,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东城师范学校、北京第二师范学校等校任教,兢兢业业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美术教师,有些还成为了著名的画家,同时还应邀在教材编审处画了大量的中小学课本的封面及插图;另一方面,他把绘画题材转向了民间的、苏联的连环画和童话故事,利用寒暑假、业余时间进行创作。现在收集到的计有四十多种,如《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巴黎公社的故事》、《底格里斯的枪声》、《银碟与红苹果》、《胆小的兔子》、《英雄亚诺士》、《嘉丽亚的新生》等等。其中《大人国游记》、《小人国游记》、《吹牛大王历险记》、《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鼓手的命运》等颇受欢迎,多次再版。   1966年8月底,“文革”风暴席卷大地,红卫兵大破“四旧”,胡乱揪斗,野蛮打人,孙之俊先生自然在劫难逃,被他所在的北京第二师范学校“红卫兵”、“造反派”没完没了地日夜揪斗。9月4日孙之俊夫妇被赶回到了离开40多年的农村老家。次日深夜(或凌晨)孙之俊先生在老家院内的葡萄架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仅59周岁。         爱国是其漫画的主调      孙之俊先生是河北省藁城县南四公村(现为东四公村)人,1907年出生,去岁12月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隆重地举办了《思想?手迹?足迹――孙之俊先生诞辰百周年作品回顾展》,参加开幕式者近千人,场面之热烈,盛况空前。他的爱女孙燕华女士用诗的语言在展前题词:   这是一位被遗忘的画家,   这是一批尘封了几十年的作品。   画家从历史的风尘中走来,   匆匆的,又在“文革”的风暴中离去。   脚步走过的年轮,   深深地,   留下了他的思想,他的手迹,他的足迹……   孙之俊先生自幼酷爱绘画,尤其擅长漫画。中学时代便闻名乡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