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早期道教对於医药的态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试论中国早期道教对於医药的态度.PDF

試論中國早期道教對於醫藥的態 * 度 林富士 一、引言 宗教與醫療之間的關係,曾引起不少學者的關注和探討。其中, 在中國史的領域中,道教和醫療的關係更是引人注目。以中國醫學史 研究來說,便有不少通論性的著作曾簡略的評述道教對於中國醫學的 1 貢獻和負作用。 而研究道教史的學者則大多會提及道教在醫療文化 * 本文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中國中古時期的道教與醫療 文 化 之 關 係 」 ( NSC87-2411-001-036 、NSC88-2411-H-001-025 、 NSC89-2411-H-001-034 )研究成果之一。初稿完成於1999年9月29 日教師 節。二稿完成於2000年5月14日母親節。三稿完成於2000年8月中元節。 1例如:陳邦賢,《中國醫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頁69-74 ; 北京中醫學院編,《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 頁20 ;賈得道,《中國醫學史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頁 100-101 ;鄭曼青、林品石編著,《中華醫藥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 書館,1982),頁121-126 ;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 上的表現,並且認為,相對於較早(上古)的「巫醫」和稍晚(宋元 之後)的「儒醫」,在中古時期(約當六朝至隋唐)有所謂的「道醫」 或「道教醫學」。2 局,1983),頁60 ;俞慎初,《中國醫學簡史》(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 版社,1983),頁68-69 ,89 ;姒元翼,《中國醫學史》(北京:人民衛 生出版社,1984),頁33-55 ;甄志業,《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科 學技術出版社,1984),頁37 ;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醫 古籍出版社,1986),頁57 ,64-77 ;陝西中醫學院編,《中國醫學史》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頁36 ,47-48 ;嚴世芸,《中醫學術 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89),頁118-119 ;傅維康,《中 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 ),頁125-126 ;136-141 ; 李經緯、李志東 ,《中國古代醫學史略》(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頁100 ;王樹岐、李經緯、鄭金生《古老的中國醫學》(台北:緯 揚文化,1990),頁99-100 ;李經緯等,《中國古代文化與醫學》(湖北: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頁177-217 ;史蘭華等編,《中國傳統醫 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頁90-94 ,96-100 ;陳勝崑,《中 國傳統醫學史》(台北:橘井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頁60-74 ; 馬伯英 ,《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頁292-349 ; K. Chimin Wong (王吉民) and Lien -teh Wu (伍連德),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edition (Shanghai: National Quarantine Service, 1936), pp. 67-71 ;N. H. Van Straten, Concepts of Health, Disease and Vitali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 1983), esp. pp. 89-107, 111-113, 132-145 ;Paul U. Unschuld, 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Idea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101-131 。 2例如: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集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