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互联网时代的挽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洁,互联网时代的挽歌   新产品与新品牌可以不必再通过大卖场与大众传媒抵达消费者。宝洁等传统产业巨子精心打造的“马其诺防线”陷落了。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一位中国偏远县城里的年轻妈妈,或许只可能在电视和超市里看到新的品牌。即使她不想用宝洁的洗发水,她也不可能知道英国还有一个名叫“Lush”的小众洗发皂品牌。      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即使英国的Lush公司准确地知道了中国市场有几十万块洗发皂的市场,它也不会来中国开办事处。   Lush没有能力来中国做广告,投央视、投卫视,没有能力在中国做市场调研,更加没有能力把自己的产品铺满中国的几千个县城,在每个县城最大的超市里摆上几款自己的产品。   然而,到了移动互联时代,话语权向消费者倾斜,市场连接的节点变为无数的个人,每个个体都成为一个媒体。按照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说法,个体成了渠道与媒体,于是有了社交媒体、有了微商,社群成了连接品牌与用户最便捷的路径。   新产品与新品牌可以不必再通过大卖场与大众传媒抵达消费者。宝洁等传统产业巨子精心打造的“马其诺防线”陷落了,曾经被收视率与销售排名双重加持、固若金汤的壁垒被“互联网+”消解。或者说,任何企业想依托大卖场与大众传媒构建市场的“护城河”,都是从历史的后视镜中看到的“幻象”中滋生的幻想。   市场被重新连接,原先消费者与零售商、媒体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天然连接因移动互联被强化,产品的通路与营销媒介在无形的新大陆上重新建构,而宝洁们对此却无可奈何。宝洁可以垄断沃尔玛的货架与电视台的黄金广告位,却无法垄断每个个体的声音。再小的品牌都可以将其精心打造的产品推送给消费者。   现在正在从工业时代转向信息时代,又进一步转向数据时代,小而美的品牌可以借助网络渠道接触自己的受众。例如过去的消费者,其实内心深处也有要“与众不同”的需求。   C2B时代,“品牌”概念正在模糊   那位偏远县城里的年轻妈妈,加入了一个网上辣妈社区,听到有人提到英国或者新西兰有一款小众的产品不错,登陆网购平台稍加搜索,还有代购。下单,一周时间,这款产品到手。   宝洁、沃尔玛,这些工业时代的巨无霸,无论宝洁开多少会议、聘请多少人才,研发多少新产品,付出多少成本,或许再难恢复到往日的荣光了。这和宝洁的管理水平无关,和宝洁员工的努力无关。   2009年,马云在APEC峰会上做了“Small is beautiful”(小而美)的演讲,当时很多人觉得,因为淘宝比不上万达广场这种实体大商场,马云有酸葡萄心理,所以用“小而美”来安慰自己。多年之后,谁胜谁负显而易见。   在工业时代,市场竞争的胜者必然是宝洁和沃尔玛这样的公司,通过各种最佳实践击败竞争者,最终雄踞一方。这种结果,对社会、对消费者,甚至对地球的自然环境,都是最优的选择。现在,宝洁的下滑,不是因为人们不再喜欢宝洁,而是在以前的工业时代,除了宝洁别无选择,现在人们有了无限多的选择。   这种下滑,直接体现在营收上。2016年第一季度,宝洁公司营收下滑12%,至165.3亿美元,12%的跌幅为过去七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值,而且所有业务部门均出现下降。专注于玉兰油、飘柔、潘婷等品牌的美容部门,净销售去年减少12%,至30.41?|美元,美发产品销量持续收缩。宝洁采取了各种自救措施,换帅(4次更换CEO)、裁员、瘦身(砍掉一百多个小品牌)、削减广告预算,但是业绩依然没有起色。   宝洁不可避免的衰败,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曲挽歌。宝洁也不会独自悲伤,因为再往后看,那些现在笑得很开心,不断蚕食宝洁市场的小而美品牌也会衰败,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会进一步分化,他们会变得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等到了完全C2B的年代,现在的“品牌”概念也许已经不复存在了。   “大品牌模式”出路在哪?   对于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企业来讲,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运营效率,是每一个企业进行周期式转型的主旋律。出售资产、大规模裁员,通常是提升效率的短期之举。宝洁自身效率优化还是否有空间,只有宝洁自己最清楚。但宝洁面临的麻烦与十几年前有了很大不同。   首先,宝洁中所进行的“品牌线延伸”似乎走得过了头。宝洁旗下有300多个品牌,为了获得持续的经营增长,很多子品牌进入到了多个细分市场中。这似乎也是大品类产品的一个品牌发展定律,为了迎合消费者,品牌不断细分。过度细分的品牌又稀释了品牌的定位效应。在这样一个日趋多样化的品牌定位和混乱当中,大品牌模式何去何从,这是它们的第一个重大挑战。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互联网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巨大改变。在互联网分割消费群体的时代,品牌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众消费者所构成的长尾市场,给中小品牌留下了巨大空间。   它们利用互联网营销方式,使得消费群体可以有机会快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