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讲稿: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节).ppt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讲稿: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讲稿: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节)

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思维导图】 【诗意助读】野菊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之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虽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思维导图】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微点拨】 咏物诗的特点 (1)既然咏物,就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例4】(2015·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木 芙 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诗意助读】 木 芙 蓉 小池塘的南岸盛开着美丽的木芙蓉,它们在雨后或霜前(意为在摧毁花木的天气到来之前)都会有意开得更红艳。这种精神应当胜过以前人们一直称颂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吧,因为它们的性情淡定而洒脱,一生中花开花落都随春风来去潇洒。 窗前木芙蓉 冒着秋日的微寒,孤单的木芙蓉努力盛开着,它们心中的酸楚应当与客居他乡的游子是相同的吧。但任凭风霜连续不断地摧残,木芙蓉也绝不会像那些凋零败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4分) 【思维导图】 木芙蓉 形象 诗歌 关键词 关键句 不同特点 吕诗 着意红 一生开落任东风 豪迈大度、逍遥闲适 范诗 辛苦、心酸 未作愁红怨绿看 孤苦心酸、孤独乐观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1分)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不认为这花愁苦。(1分)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1分)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1分) 【技法归纳】 鉴赏事物形象的方法 1.调动内涵积淀,分析象征意义 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其中的特定含意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 如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芭蕉》,芭蕉在古诗文中主要表达“孤独寂寞和离情别绪”,知道这些就不难理解本词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及所寄寓的作者情感。 2.关注色调色彩,辨析物象特征 (1)关注时令色彩 季节 事物特点 感情抒发 早春 欣欣向荣 喜悦之情 暮春 鲜花凋零 感伤、惋惜和留恋 秋冬 万物萧条 凄清、肃杀和悲凉   (2)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 3.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形象特点 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可从以下关键点入手: 【答题步骤】 【对点精练】事物形象鉴赏通关突破 4.(2016·苏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古  松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①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②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③者,便作明堂④一柱看。 【注】①铁衣:指古松的树皮。②绿萝:蔓生植物,缠绕于树木上。③抡才:指选拔人才。④明堂:泛指朝廷。 诗中前两联体现了“古松”怎样的品格?请结合诗句 加以分析。(5分) 【解析】这四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古松 的刚直伟岸。前两句写古松耻于屈盘,用“铁衣” “紫鳞”比喻松皮的坚硬、粗涩,显示出古松历经霜 雪磨难之后苍老遒劲的气骨。后两句则用夸张手法, 描写古松在风中摇曳,如龙蛇舞动,枝叶摆动的声响 震撼天空。 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古松挺拔不屈、刚直豪放的品格。(2分)古松挺拔笔直,它那如“铁衣”“紫鳞”般的松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