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门”蜕变成“第五纵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门”蜕变成“第五纵队”   缘 起      2006年4月13日下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卫生部,两个在“牙防组事件”中备受非议的官方机构,放低了姿态,向被牙防组“忽悠”15年之久的13亿公众,抛出了一份征求意见稿,恳请大众对他们联合起草的《口腔保健用品认证管理办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牙防组事件”,是年初以来中国社会生活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屡屡在牙膏和口香糖广告中高喊“权威认证”的全国牙防组,自1992年成立以来,从未跻身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名录,如同没有行医执照的“江湖游医”。揭露真相的媒体还探营“牙防组”,说它“只有两个专职工作人员,两张办公桌”。   有人担心,卫生部的“问策于民”并不能息事宁人。就在他们“问策于民”的前两天,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生李刚状告卫生部的案件,被北京朝阳区法院受理。因为发现乐天无糖口香糖的“全国牙防组”标志过期,李刚去北京西城法院起诉全国牙防组,但法院最终以牙防组非法人机构,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为由,裁定驳回了他的起诉,并将该案移转至朝阳区法院。朝阳区法院接到案卷后,李把全国牙防组的上级主管单位―――卫生部列成了被告。   且不管法院如何认定卫生部的错误,卫生部痛定思痛,联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法规性文件,规范口腔保健用品的认证机构和认证活动,都是值得赞誉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明智之举。如果说“牙防组事件”为中国稚嫩的社会中介组织敲响了警钟,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此举,则是社会中介组织走向成熟的有益探索。   事实上,在中国,需要反思,需要痛定思痛,需要亡羊补牢的社会中介组织及其主管机构,绝不止于全国牙防组和卫生部。   就在“牙防组事件”沸沸扬扬之际,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因为“欧典地板事件”,声誉大损。   今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上,一段4分钟的短片撕下了欧典地板高贵的面纱。6年来一直宣称自己出身德国,是欧洲百年品牌,是“进口地板”中唯一全部合格产品,赢得过高级别的“蓝天使”环保认证的欧典地板,竟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货”。短片播出的当晚,被欺骗被凌辱的消费者们,将一记记“舆论耳光”扇向欧典地板,还有声誉并不算差的中国消费者协会。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确难辞其咎,因为每一块欧典地板上都有抹不掉的“315烙印”。   4月13日,卫生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问策于民的那一天,中国消费者协会第一次就“欧典地板事件”表态,宣称他们在这个事件中“有些失察”,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代言人,他们的“公信力受到了损害”。一名打破沉默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说,欧典地板在产品信誉上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如果行政调查的结果,与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一致,中国消费者协会将立即收回“3?15企业信用标志”。      还有多少“牙防组”没有暴露?      “牙防组”被人诟病,不仅仅在于它没有合法的认证资格,把所谓的专家意见当作权威认证和法定认证,还在于它念错了一边认证一边拿银子的“生意经”。   牙防组属于公益性社会中介组织。伸手拿钱,无论如何是不能被原谅的,与社会对公益性中介组织的认知相去甚远。就连严谨有加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也在3月24日批评“牙防组”:“宣称‘以推进口腔保健事业为己任’的牙防组,有无资质尚无定论,却大胆地对企业进行‘认证’,同时又接受企业的‘捐赠’,这种认证怎能做到客观、公正?”   这样的批评绝非空穴来风。据媒体调查,生产口香糖的乐天公司每年给牙防组的赞助费高达10万元,乐天公司还给牙防组支付数以百万元计的试验费。媒体还发现,全球知名的宝洁公司曾为中国牙防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而宝洁公司所属的佳洁士含氟牙膏则得到过牙防组的认证。   尽管牙防组负责人一再宣称“企业支持”与“认证”是两码事,桥归桥,路归路,但公众还是对“商业交易”的猜测,充满了兴趣。对牙防组来说,功效再好的佳洁士牙膏,也洗不白自己的声誉了。   上述《人民日报》文章从实际出发说:“误导消费者的不仅仅是牙防组。像牙防组这样一手拿赞助、一手给‘认证’的机构也不止一家。用这些所谓的‘认证’做宣传的企业也不止一个。发生类似行为至今未受到惩处的事例也不止一桩。”   此言不虚。中介组织分盈利性中介组织和公益性中介组织。在赢利性中介组织中,不顾中介组织中立立场唯利是图的反例,随处可见。今年2月,国务院廉政会议将重点之一指向商业贿赂,声称“规范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商业贿赂”。   中介组织,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中介组织,在过去数年的表现,可谓喜中有忧。诸多“忧虑”中,公信力危机首当其冲。过去5年余,西部一省会城市的检察机关办理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犯罪案件4件7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犯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