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法学专题(第三编 破产法)
商法学专题研究 制作人:贺东山 一、 破产的概念 广义上的破产是指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 法院依当事人申请, 对债务人实施的挽救性程序以及就其全部财产实行的概括式清算程序的统称, 是一种预防型破产, 它由清算程序和再建程序(和解程序、 重整程序)共同构成。 传统意义上的破产系就其狭义而言, 现代意义上的破产则就其广义而言。 二、 破产法的概念 在狭义的情形下, 破产法特指破产清算程序, 在债务人出现破产原因时, 宣告其破产并就全部财产进行清算, 使全体债权人获得公平清偿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广义的破产法则包括了三种程序, 即破产清算程序、 和解程序和重整程序。 从这个角度, 可以将破产法定义为: 在债务人出现破产原因时, 宣告其破产并就全部财产进行清算, 或者为避免债务人被破产清算而建立的破产预防法律制度的总称。 三、 破产法的功能 (一)建立债务清偿的法定秩序 (二)公平保护债权人利益 (三)给予债务人东山再起的机会 (四)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稳定运行 一、 商人破产主义与一般破产主义 法国1673年的《陆上商事条例》, 将调整范围局限于以商人为主体的商事关系, 故其破产制度只适用于商人。 自13世纪西班牙制定破产法《七章律》,率先抛弃商人破产主义开始, 德国、 奥地利等纷纷响应, 至英美法系国家, 均倡导一般破产主义。 该立法体例主张不分商人与否, 一切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之债务人均可适用破产程序。 二、 清算主义与再建主义 清算主义为早期破产法普遍主张, 强调债权人本位, 要求债务人以全部财产公平清偿所有债权。 再建主义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破产法改革运动, 其主旨强调对债务人企业的挽救, 通过特别程序(如和解、 重整)安排, 力求使债务人复苏, 并使债权人得到清偿。 三、 惩戒主义与非惩戒主义 惩戒主义, 是指以对破产人的人身自由及其公法权利行使的限制作为破产必然结果的立法原则。 破产人受到的公法与私法上的限制, 只能在破产程序终结后, 按照法定条件, 通过复权程序予以恢复, 故具惩戒因素。 所谓非惩戒主义, 乃指破产程序仅针对债务人财产进行, 而对债务人人身权利不给予公法或私法上的限制, 或虽有限制, 亦为破产程序之必需, 破产程序终结即行解除。 四、 申请主义与职权主义 破产程序的启动以当事人的申请为要件, 法院不主动干预, 为申请主义。 只要债务人具备破产原因, 在法定条件下, 无论当事人申请与否, 法院得依职权受理破产案件, 进行破产宣告, 为职权主义。 一、 近代中国的破产立法概况 在清朝末年大规模的变法过程中, 破产制度首次被引入我国。 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由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主持起草的《破产律》。 由修订法律馆聘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起草的《破产律草案》于1909年完成。 1935年4月, 立法院民法委员会开始起草破产法, 同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该法分总则、 和解、 破产、 罚则四章, 共159条。 该法于1937年有过局部修改, 目前仍施行于我国台湾地区。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破产立法概况 (一)建国初期处理破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二)1986年的《企业破产法(试行)》 (三)2006年制定的《企业破产法》 一、 破产申请 (一)破产申请的主体 各国关于破产申请主体的规定不一, 如英国《破产法》规定涉及破产犯罪的案件, 政府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荷兰、 意大利的《破产法》则规定检察官享有破产申请权。我国破产法规定了债务人、 债权人、 特定情况下对企业负有清算责任的人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享有破产申请权。 一、 破产申请 (二)破产申请的提出 1. 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 向法院申请破产, 是债务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处分其全部财产和集中清理债务的一项权利。 依照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条规定, 债务人具备法定条件时, 可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 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一、 破产申请 2. 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 《企业破产法》规定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条件仅为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不要求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一、 破产申请 3. 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提出破产申请 我国《企业破产法》增加了对债务人企业负有清算责任的人作为破产申请主体的规定, 该法第7条第3款规定: “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 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 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