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因才施教 造就英才.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因才施教 造就英才

正文 前言(1) 在旧金山时,曾听到一个老人讲起这样一件事。 他说,在美国,华人是个总能创造“奇迹”的群体。第一代华人刚刚到达美国时,与其他“淘金族”一样,除了梦想剩下的只有力气和活下去的信念。他们去做各种各样的苦力。然而,他们不像其他种族的人那样用挣到的钱追求个人享受,而是节衣缩食,积攒每一分钱,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后,全部投资到子女的教育上。不管自己受多少煎熬,也要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大部分华人家庭第二代就能脱离社会最底层跻身于上流社会。在高校毕业典礼上,经常有这样的感人场面: 华人学生发表感恩致辞时,都是满面泪水、泣不成声地从后台用轮椅把自己的父辈推出来——刚刚五六十岁的人却是皱面鹤发、佝偻残喘,但老人的目光中却闪烁的是“蜡炬成灰”的爱以及无比的自豪与荣耀……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以前是,当今是,以后也不会变。 现在家长的素质越来越高,孩子的数量较以前越来越少。这为“家庭教育”的实施准备了先决条件。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乃至更早阶段的教育成了一个潮流,甚至成了家长必修课。 每一次我讲完课后,便被围住追问林林总总的问题,概括如下: “王老师,我们家的孩子还小,我们做父母的也有时间来教育孩子,希望能从小抓起,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多给予孩子些终生受益的东西。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没有你们家做得那么好,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但我们的孩子刚上小学,时间上还来得及,我们今后应该如何纠正偏离的轨道让孩子走上坦途?” “我们家的孩子现在做得还好,在今后如何将好的方面坚持下去,另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我们家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该怎么样引导才能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热情呢?” …… 针对以上问题,我把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及实验方案收录成册。 希望这些文字能如提出“影响教育”理念的初衷,对各位读者朋友产生些微“影响”。 作 者     2009年6月15日于北京 “影响教育”理念 观念改变人生;方法成就人生;习惯塑造人生。 具体的解释:正观念,追根源;讲方法,重策略;养习惯,纠做法。 首先摆正认识,也就是观念,真正找到所出现的问题的根源所在,把握前进的方向;方法是轨道,正确的方法可以减少“弯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从而事半功倍;沿着正确的方向,用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来替代不好的习惯,纠正了做法,从而把学习进行到底。 伽利略曾经说过:“你不能教会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爱因斯坦说:“我从未教过我的学生,我只是创造了一个让他们学习的环境。” 王飞博士说:“优秀的学生不是老师教成的,而是‘影响’造就的。教只能几年,而影响却是一生。” 作为外因的老师和家长,只能通过方法由外而内“影响”学生;而学生的改变,也就是通过纠正习惯自内而外塑造自己。 “影响教育”新语录 关于成功 ● 普通人喜欢羡慕别人成功的结果;有心人总是学习别人成功的过程。 ● 成功就是一场魔术,眼花缭乱的表象背后,真相简单得让你失望。 ●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大成就,不是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取决于你认识什么样的人。 ● 成功的难度不在于如何做一件事情,而在于你还能再重复做这件事情多久。 前言(2) ● 教给孩子知识,他们只能受益一时;塑造孩子习惯,才能影响他们一生。 ● 难是一个人不做某事的借口,同时也是其全情投入的理由。 关于说话 ● “口”是“心”之声。 ● 未来是“口本家”——以口作为生存资本的人——的时代。 ● 拿破仑说:“历史只不过是被人们承认的寓言故事。”历史是用“口”说出来的,未来也是用“口”说出去的。有“口才”一定是“人才”。 关于读书 ● 读书是很好的学习,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 读书可以增智、娱心、养性、延年益寿。 关于写作 ● 文字是思想的外衣。 ● 写作训练不是*人真事和亲身体会,而是运用语言技巧对真人真事和亲身体会进行加工。 ● 成功的人未必写日记,写日记的人一定不平凡。 ● 喜欢动笔写作的人即使不是“思想家”也是个“思想者”。 ● 写作可以凝神,可以静气,可以开智,可以怡心。 ● 写作是锻炼大脑的“体操”,收获的是“思想”的能力。 ● 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不是取决于你练习写作过多少篇文章,而是取决于你研究模仿过大师的多少篇文章。 关于“玩” ● 人类在“玩”中开始思考,同时也是在“玩”中学会了思考。 ● 人类是在“玩”中发现了探索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 “玩”是一种“学乐交融”的状态。 关于坚持 ● 激情退却之后,剩下的是坚持。坚持的另外两个名称是,毅力和习惯。 ● 没有一劳永逸,但可以一次播种,长久地收获。 关于学习兴趣 ● 兴趣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 做你喜欢的事没有用,必须喜欢你做的事。 ● 真正的兴趣与动力不是存在于事情之内,而是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