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寻找命题特点 把握解题思路
寻找命题特点 把握解题思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论述文阅读的高层次目标。纵观近几年的湖北高考试卷,特别是2012年、2013年,第8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与第6、7题虽然有所交叉,但又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即以2012年和2013年的湖北省高考语文卷为例。2012年第6题要求学生甄别文本前三段内容表述,2013年则考察学生对“乡土性”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应该说这些问题的解答,只需要考生读懂原文的字面意思即可。相对于第6题来说,第7题选项的相关信息在文本中的分布跨度要大一些,解题难度和第6题相比有所增强。而第8题就不同了,譬如2012年,是围绕“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这个话题命题,从根源、特征等角度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观点态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命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探究色彩。又如2013年,所给选项围绕“乡土本色”这个话题展开,从现象、特征、根源等角度考查,命题同样具有深度和探究色彩。
由此看来,湖北高考语文卷第8题,是非常注重文本观点态度的,题目设置常常围绕这个展开,命题具有深度和探究色彩。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中要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应该如何去解答本题呢?“三找”可也。
既然第8题是考查观点态度的,那么在备考过程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反其道而行之。即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凡是与第8题中的这个观点态度有关的论述,我们都把它找出来,作出特别的标记,从而达到全面把握信息进而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目的。这就是“三找”中的“找信息”。当然,从有的放矢的角度讲,完成这一步的先决条件是迅速浏览文本后面的第8题题干和选项,找准目标(这个能力得靠我们平时的大量训练。虽然我们不赞成“题海战术”,但适当的做一点训练还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三找”中的“找目标”。
找准了“目标”,找全了“信息”,接下来就是 “找问题”了,即将题目所给选项与我们在文本中找出的“信息”作比对,弄清选项的问题所在。关于这个内容,时下有很多文章都有涉及,“问题”类型很多,什么“无中生有”啊,“张冠李戴”啊,“混淆概念”啊,“相对与绝对”啊,等等,这里恕不赘述,我们这里只谈“如何找”,还是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找问题”吧。
以2012年湖北高考卷第8题为例。选项A从“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和“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可知正确。选项B从“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可知正确。选项D从“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可知正确。答案显而易见。那么选项C错在哪儿呢?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但并不意味着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原文无此表述,当属“无中生有”,而且由后文“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也可推知C项错了。
再以2013年湖北高考卷第8题为例。选项B说法不正确,从“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中可以看出,乡土社会没有“根本原则”,也不讲究“普遍联系”。而ABC三项均可在原文中找到依据。答案当然是一目了然的。
正如《只有理解是不够的》(见《高中生学习》2013年第2期)所说的那样,“只有理解终不够,正确作答须动手”。是的,要想真正笑傲高考考场,把握解题技巧非常重要,搞好试题训练当然最好。
南人与北人
我国自古以来素称“地大物博”,现在看来,说自己“物博”实属“穷人夸富”,说中国“地大”倒是名副其实。所谓“地大”并不仅仅具有地理学的意义,还隐含着东西南北不同的民俗与民情、不同的心理与性格――如北方人的粗犷,南方人的文雅;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细腻;关东大汉自不同于绍兴师斧,塞北姑娘也有别于江南妹子。文学风格上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古时期北朝民歌质朴雄豪,南朝民歌轻盈婉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朝民歌哪来如此恢弘大气?“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北朝民歌又何曾有这般温婉清丽?
那么,在学问上南北有什么区别呢?往大处说,容易流于空泛而不着边际;往小处说,又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准确地说出南北学问的差异还真非易事,要说得形象更是“难于上青天”,要做到既能准确概括又能形象生动,那不是“神仙” 就是“上帝”了。
东汉以后文人就喜欢神侃南人与北人的异同,就个人狭窄的阅读范围所及,最为正统权威的评论要数《隋书序》:“彼此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最为生动有趣的要数《世说新语“褚季野语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系杆拱桥刚性吊杆更换思索.doc
- 对纳米沥青路面探究现状研究.doc
- 对组织流动科技馆为基层开展科普服务实践和思索.doc
- 对绿色建筑经济认知和研究.doc
- 对绿色建筑设计常见问题探析.doc
- 对编剧剧场性思维进行研究和思索.doc
- 对网络欺凌防范和干预思索.doc
- 对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探析.doc
- 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法律思索.doc
- 对老年丧偶案主进行社工治疗尝试.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