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近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介的传播特征对于今
天青年亚文化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微传播是新媒介最重要的表现,
它带来一个微传播时代。本文论述了微传播时代的文化特质及对传统
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微传播;新媒介
大约十年前,互联网进入中国人民的H常生活,最近两三年得到
迅猛的发展 ,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资讯交往工具。以数字技术和
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也成为新公共空间,散落的民间力量集结,成为
政府监督官员和问政的重要渠道。如何解读新媒介的传播特征对于
今天青年亚文化的变化所产生的作用,这种传播方式带来的是怎样
的时代 ,传统 出版文化将怎样面对这样的时代,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
问题 。
雷启立 \华东师范大学
微传播是新媒介最重要的表现
文化传播学者们早就指出,新式传播手段的使用 ,为人们的表
一微传播~时代的文化特质
达方式、表达内容、社会文化和社会事件的组织方式等多个方面带
来了深刻变化。哈罗德 ·伊尼斯甚至说 ,一种新媒介导致一个新文
明的诞生。手机 、微博、个人主页、网上社 区、人肉搜索、海量复制 ,
如此种种,个人观点、局部事件不经意之 间就可能成为大众事件。
新的传播手段因此还制造了新的语言和符号,传播者将即时接收到
的信息,根据 自己的了解和需要重新编码 ,以最富感染力或煽动性
的一句话 、一张图片或一段音频 、视频 ,通过手机、微博等 电信手段 ,
便捷地传递到互联网等公共空间,寻找和呼唤认同。通过互联网超
越时空的实时交互、渗透 ,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在同一时空中发酵、
冲突,进而聚集弥散在 民众 中的细微力量,与它希望和针砭的对象
战斗、抗争。把小的事故发展成为一个事件 ,从而展开战斗,形成更
大的事件 ,一场场莫名其妙的战斗就这样 统主流媒介在他们 眼中是一个空洞化的存
打响 了。要使 战斗有意义,事件的意义必 在,一切坚固的东西就此烟消云散,网络的
须能上升到至高无上的正义 、法理的高度 。 微传播正好应了一个大众文化兴起而精英
这就要求引发事件的具体个人和事件背后 文化式微的时代,这是一个社会现代和技术
必须有足够 的法律、理想 、道德 、伦理常识 进步的结果。
依据,这些常识和依据 既是战斗武器,战
斗又以对这些法则的弘扬和匡复为最高 目 新媒体聚集起碎片的力量
标。这就让事件形成巨大的反差和舆论压
力 ,颠覆、瓦解既有的权力和秩序 。于是有 微传播为什么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
学者就认为,这种传播的核心特征是 微“”, 呢?技术进步和传媒 的发展带来的另一个
传播的内容是 “微内容”,传播 的行为方式 社会变化就是媒介的迅速产业化。媒介欢
是 “微动作”,传播的渠道是 “微介质”,传播 迎并不时参与制造竞赛、征服和加冕事件 ,
对象是 “微受众”。…但传播的性质很严肃, 借此赢得主流公众 ,增强本媒介的影响力 ,
其 目的确实很高远。 取得在公众 中的支配性权力和地位。从媒
微小当然是相对于宏大而言的。宏大 体 的本质和运营策略上看,现代传媒缺乏
的叙事和传播是启蒙运动的结果,是现代社 了大众 的关注和支持就不成其为大众传
会秩序化之后的宿命,也 暗示着某种空洞。 播。媒体无论新旧,从来就不是不食人间烟
正如本 ·安德森在他著名 的 想象的共 同 火的天外来客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
体——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所论述 里,媒体在资本的旗帜下集结,靠利润光大
的,印刷资本主义的出现为思想的大规模传 门庭、传宗接代 。它处心积虑地寻找社会
播创造了条件。19世纪末 20世纪初,石印、 关心的热点,报道稀奇古怪的内容,它需要
铅 印等西式印刷技术进入中国以后,晚清以 更广泛地吸引人们的注意,要接连不断地
降的 白话文运动、语言革命、下层社会的启 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 资,提高报刊 的发
蒙运动成为可能。2【J宏大叙事功莫大焉。 行量 、电视的收视率 、网站的点击率 。所以,
新文化取代旧文化,新时代取代旧时代。和 从产业的特性上说,媒体喜天下不太平 ,怕
清末民初 的印刷革命造就 了中国现代知识 日子太平淡 。追逐热点 ,引起关注 ,在不谈
分子群体,也边缘化了传统的旧式知识群体 政治的年代 ,就是媒体在市场原则下的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PC集团收购Swedish Tissue纸厂并投巨资扩产改造.pdf
- 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止血效果对比.pdf
- LTE上行资源比例公平调度算法研究.pdf
- LY12V140型天然气发动机模拟计算及性能分析.pdf
- L波段探空数据接收机的常见问题和使用技巧.pdf
- Macmz指数对阵发性心房颤动预测价值的研究.pdf
- MCM2和R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MCM-41有序介孔分子筛制备及表征的DTA、XRD、UV分析.pdf
- MD-600G的Internet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pdf
- MDR3(ABCB4)、BSEP(ABCB11)和FIC1(ATP881)基因在人绒毛和正常妊娠胎盘组织表达的研究.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